成语名字
哀毁骨立
成语拼音
āi huǐ gǔ lì
成语含义解释
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成语来源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该词情感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发音注意
骨,不能读作“ɡú”。
近义词
无肠可断、 哀毁瘠立
反义词
笑逐颜开、 哀而不伤
成语例句参考
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骨立,极尽半子之谊。(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带哀毁骨立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