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叠矩重规
成语发音
dié jǔ chóng guī
成语含义
指重复使用旧的规矩,不创新、不变通。
成语解释
叠矩,是指在建筑施工中,把砖石、木料等规整地排列起来,以作为施工的基准。重规,是指规矩,即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叠矩重规比喻人只重复使用旧的规矩,不创新、不变通。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们固守旧有的规矩,不愿意改变和创新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些机构或团体过于守旧,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成语起源
叠矩重规这个成语*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故事讲述了鲁国的襄公为了解决国内的乱象,向晋国借来了一把叠矩,用来整顿国家的规章制度。然而,襄公却只是重复使用古老的规矩,不做任何创新和改变。*终,他的政治改革失败了。
成语结构
叠矩重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分别是叠矩和重规。其中,叠矩是动词短语,重规是形容词短语。
词语例句
1. 他一直叠矩重规,不敢尝试新的方法。
2. 这个公司一直叠矩重规,不愿意接受新的理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叠矩想象成一堆古老的规矩,而重规则代表了不创新、不变通的意思,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延伸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和创新、变通相关的成语,例如“创新无止境”、“变通无穷”等。
成语造句
1. 老师一直叠矩重规,不给我们更多的自由时间。
2. 有些同学在学习中叠矩重规,不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
3. 有些老师只是叠矩重规,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创新想法。
4. 有些学校的教育体制叠矩重规,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带叠矩重规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