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天搅地

翻天搅地的意思、翻天搅地怎么读

翻天搅地的详细解释

【释义】

犹“天翻地覆”。见“天翻地覆”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天翻地覆”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唐朝诗人刘商,字子夏,彭城人,少时博学强记。大历进士,官至检校礼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他能文善画,喜好道术,诗以乐府见长。著有〈胡笳十八拍〉传世,当时儿童妇女皆能诵之。〈胡笳十八拍〉是叙述汉末才女蔡琰陷胡的坎坷际遇。蔡琰,东汉陈留圉人,名儒蔡邕之女。幼承家学,博览群籍,深谙音律。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被入侵的羌胡掳至北方,为南匈奴左贤王去卑胁迫成亲,从此羁留胡地十二年,并育下二子。曹操当政后,念及与蔡邕的旧日情谊,遣使前往胡地,将蔡琰赎回。〈胡笳十八拍・第六拍〉中,描述蔡琰身居胡地,看到全然异于故乡的风土民情,不禁感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故,就像天地整个翻覆过来一般。后来“天翻地覆”就用来形容巨大地改变原有的情状。

【书证】

01.《西湖二集》卷四:“从来道:『宁养顽子,莫养呆子』。那顽子翻天搅地,目下虽奊 ,日后定有升腾的日子。”

近义词:天翻地覆

总结

翻天搅地,汉语成语,读音是(fān tiān jiǎo dì)。翻天搅地意思是:

带翻天搅地字词语

带翻天搅地字成语


上一字:蕃篱之鷃
下一字:反哺衔食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