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桐油
松桃桐油介绍
桐油是松桃的传统特产,是历年来外销和出口的主要产品。松桃的桐油在历史上享有盛誉。桐油是主要的工业原料,是最佳干性油料之一,它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高,附着力强,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以及绝缘性能好等特点,故在国民经济中直接或间接利用桐油作原料的达千种以上。在工业不发达的年代,桐油大部分用于涂刷农具、家具、渔具以及制成油泥嵌补船缝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的发展,油橱的用途越来越广,油漆工业、印刷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国防机械工业以及医药部门都离不开桐油这种原料。
由于我县地理条件优越,适宜油桐生长,松桃人民很早就有栽种油桐的习惯。据《贵州省志·物产卷》载,早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松桃境内就有油桐种植,“结实如桃”。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松桃厅巳广泛种植油桐。民国时期,全县油桐林种植面积已达162155亩.油桐生产是当时林区的主要经济收入,流传着“家有千株桐,子孙不受穷。”在民国二——十三年(1913—1924)间,全县的榨油作坊达700多个,因陆路交通不便,桐油出口全靠水运,从而带动了造船业的发展,当时便已能造出载重35吨的大木船。过去松桃的桐油上市量很大,如民国十七年(1928年),蓼皋市场每场桐油上市量约有500挑以上,每年成交油约在300万斤。1950年据工商部门统计资料反映,仅县城就有经营桐油商贩41家。解放后,油桐生产受到极大重视,1955年开始更新换代发展新油桐林,至1985年前全县共计植造新油桐林222802亩,其中平头,牛郎两乡镇各累计植新油桐林达万亩以上。由于乱砍滥伐等原因,1985年,全县油桐林面积下降为126855亩,近年来大体仍保持在这个标准。
全县每个乡镇都栽种有油桐树,但集中连片,产量较大的应数牛郎、沙坝、平头、妙隘、冷水、九江、黄板等十几个乡镇。油桐先花后果,每当春天来临,牛郎沙坝、平头等地,桐花盛开,方圆百里,一片灿烂,场面极为状观,当你置身花的海洋,会情不自禁的在你心中泛起一腔洁白的春意。世代造福松桃人民的广袤桐林,也是旅游观光的著名景点。
带松桃桐油字词语
带松桃桐油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