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奏曲意思解释
协奏曲(汉语拼音:Xiezouqu;英语:Concert),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和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音乐史上曾先后产生过教堂协奏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等协奏曲形式及其变种二重协奏曲、三重协奏曲和小协奏曲等。18世纪末,W.A.莫扎特谱写了各种不同乐器的协奏曲约50部,最终奠定了沿用至今的协奏曲曲式与风格。与奏鸣曲曲式不同的是:①协奏曲通常由3个乐章组成,省略了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乐章。②第一乐章采用协奏曲——奏鸣曲式,有两个呈示部,第一个由乐队奏出,第二个以独奏乐器为主,乐队协奏。③第三乐章为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④第一乐章末尾通常采用即兴风格的华彩段。L.van贝多芬、F.门德尔松、J.勃拉姆斯、P.I.柴 科夫斯基、B.巴托克、S.S.普罗科菲耶夫及中国作曲家马思聪、杜鸣心、何占豪、陈钢、谭盾、瞿小松等也对协奏曲的创作曲作了新探索。
带协奏曲字词语
带协奏曲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