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意思解释

出版社( publishing house; press),负责编辑出版图书、图片、乐谱、期刊、音像、电子和其他出版物的机构。它的性质、方针、任务和工作范围是由社会政治和国家制度的性质以及文化发展状况决定的,随着时代和出版工作的发展水平而变化。

中国出版事业历史悠久。早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奴隶社会已出现原始的书籍,到春秋战国就有了编辑工作。一些儒家经典,很多都是那时整理编辑出来的。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技术之后,出现了民间刻坊。宋元时代的官刻机构——国子监、兴文署设有专职官员、编辑校勘人员和刻字工人、印刷工人,是后来印书馆、印书局的雏形。明代的国家出版机构已分门别类刻书(如都察院、工部、礼部、兵部等国家机关兼理刻书工作);地方出版机构如各省都有布政司、按察司等也兼理刻书,许多府县也刊刻书籍和地方志。清代初期改变了明代中央机构分管出书的制度,官刻集中统一于皇室内府的武英殿。刻坊是书商所办的手工刻书机构,出现在唐代,到宋代更为兴盛。那时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书坊,杭州和建阳最为发达。元代的坊刻比官刻还多。明代刻坊遍布各地,刻书种类有医书、类书、小说、戏曲等。清代除官刻、坊刻外,还有一种私刻,也称家刻,是私人出资校刊书籍。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印刷设备的传入,外国传教士办的墨海书馆于1843年由新加坡迁到上海。清朝廷创立的同文馆(1862)、江南制造局翻译馆(1868)开始编译书籍。一批近代资本主义出版企业如商务印书馆(1897)、文明书局(1902)、中华书局(1912)、亚东图书馆(1913)、泰东图书局(1918)等先后成立,并大量编印图书。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出版事业开始有了大的转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1921)、上海书店(1923)、长江书店(1926)、华兴书局(1929)先后成立。一大批私营出版企业,如华夏书店、光华书店、开明书店等和著名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以及共产党领导的生活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新知书店一起,在艰苦的条件下编辑出版图书。到1949年,全国公、私营图书出版社有200多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新华书店兼有出版、印刷和发行三重任务。1950年全国新华书店第二届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国营书刊出版印刷发行企业分工专业化与调整公私关系的决定》,从此,出版、印刷、发行分开管理。同年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211家,其中,中央级6家、地方21家、私营184家。到1956年年底,经过合营调整,减为101家。70年代后,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出版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到2006年,中国大陆共有图书出版社573家,音像电子出版社482家。

在中国,出版社的类型,按隶属关系区分,有中央级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按业务范围区分,有综合性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综合性出版社的出书门类比较多,专业出版社只负责编辑出版一定专业和门类的读物。按出版物的形式分,有图书出版社和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社的工作范围,包括编辑、出版、发行。其具体内容包括:制定选题、确定作者、组织稿件、审阅稿件、编辑加工、定稿发稿(包括插图和版面、封面的装帧设计)、校对付印和发行。出版社由社长主管全面工作,总编辑负责编辑工作。具体编辑工作由按专业分工成立的各编辑室、组和总编办公室负责。对稿件一般实行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和总编辑终审的三审制。装帧设计和校对工作一般由出版部负责。发行工作一般由发行部负责。对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实行职称制。按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分为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编审4种。国外的出版社编辑人员有组稿编辑和文字编辑之分,组稿编辑具有较高的水平。中国有些出版社的编辑也分为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

在欧洲,作为出版印刷企业的出版社,是在15世纪产生的。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当时欧洲出版业的中心是意大利、德国和法国。随着出版物印刷设备的不断发明更新和应用,出版物的种类和印数大为增加。到19世纪初,出版物的推销和发行工作逐渐从印刷出版者的手里转移到书商手里。图书出版商开始同印刷商与书商区别开来。于是,出版社成为一种专事经营出版行业的独立机构。大多数出版商自己购置印刷设备,向作者征求稿件,然后把产品交给书商出售。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西方各国出现了一大批出版社,著名的有:德国的贝克出版公司(1763)、布罗克豪斯出版公司(1805),英国的托马斯·纳尔逊父子出版有限公司(1789)、布莱基父子出版有限公司(1809)、威廉·柯林斯父子出版有限公司(1819),法国的加尼耶出版公司(1833)、普隆出版公司(1854),美国的利平科特出版公司(1792)、查尔斯·斯克里布纳父子出版公司(1846)等。到19世纪中叶,随着新的印刷技术的出现,出版业中开始了资本集中和出版、印刷企业的专业化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不断出现的新学科的需要和照相排版技术、胶印技术的普遍采用以及其他大众传播手段的发展,出版社的门类和数量也大大增加,并向集团化方向发展。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出版机构数目约占当前世界出版社总数的60%,出版已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带出版社字词语

带出版社字成语


上一字:电视台
下一字:移动电话网络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