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意思解释

国家赔偿(英语:state compensation),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国家向受损害人予以赔偿的制度。它是各国普遍建立的一项重要的国家责任制度。19世纪70年代发轫于法国,在世界各国大体经历了从否定至相对肯定、最后全面肯定三个阶段。中国1954年宪法就确立了国家赔偿的原则,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国家赔偿作出了具体规定,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则对国家赔偿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归责规则

世界各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主要有三种:①过错责任原则,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造成损害有过错时国家才承担赔偿责任。②违法加过错责任原则,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违法且主观上有过错造成损害时,国家承担赔偿责任。③违法责任原则,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害,无论主观上有无过错,国家都应承担赔偿责任。中国《国家赔偿法》采用的是违法责任原则。

赔偿范围

中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相结合,直接损害赔偿与人身损害情况下的有限的间接损害赔偿相结合。中国国家赔偿分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两大类。行政赔偿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行政相对人人身权或财产权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刑事赔偿指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人身权或财产权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赔偿方式

中国《国家赔偿法》规定,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对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对于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①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②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③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对于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①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返还财产。②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按照下列③、④两项规定赔偿。③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④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⑤财产已经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⑥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⑦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赔偿义务机关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赔偿时效

中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带国家赔偿字词语

带国家赔偿字成语


上一字:民法
下一字:行政诉讼法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