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智新论意思解释
《人类理智新论》,德国近代哲学家G.W.莱布尼茨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
《人类理智新论》是莱布尼茨针对J.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进行论战的作品,其章节标题都依洛克的原书,并用代表洛克和他本人的两个人对话形式写成。
莱布尼茨在1700年前读到洛克的书,曾写过一些评论,辗转寄给洛克而未得答复;1700年读到柯斯特翻译的《人类理智论》法文本,就着手用法文写《人类理智新论》,约于1704年写完,将初稿交由一位法国朋友去作文字上的润色。但因不久洛克逝世,莱布尼茨将原稿搁置不愿发表。直到1765年拉斯佩编辑出版《莱布尼茨哲学著作集》时,才照法国人修改过的稿子发表。
1840年J.E.爱尔特曼编的《莱布尼茨哲学全集》也照拉斯佩本收入。1875年后C.I.格尔哈特编辑出版《莱布尼茨哲学著作集》时,采用了莱布尼茨原来的手稿,而不用法国人修改过的本子,两者仅在第1卷前面部分有较大的差别。柏林科学院主持编纂的《莱布尼茨著作与书信全集》将《人类理智新论》编为第6组第6卷,由罗比耐等据手稿及修改稿重新作了详细评校注释,于1962年出版。
中译本198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陈修斋译,主要据格尔哈特本,参照爱尔特曼本作了校注。书中莱布尼茨站在唯心主义唯理论的立场,对洛克的经验论观点作了反驳。如反驳“白板说”而维护潜在的“天赋观念”理论;否认一切真理都依赖经验,认为如纯粹数学中的那些必然真理并非靠经验归纳得来。他除承认依据“矛盾律”的“必然真理”之外,也承认有以“充足理由律”为依据的从经验得来的“事实的真理”,但认为这种真理没有普遍必然性,而是“偶然的”。书中反驳洛克认为物质也能思维的思想。其基本立场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但也正确地指出经验论的局限性及具有的合理因素。
带人类理智新论字词语
带人类理智新论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