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艺术意思解释
中国建筑艺术,是研究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现象的起源、演变、结构、构成、本质、功能、传播及其进化中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规律的科学。中国建筑艺术是按照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和建筑文化,利用创造性的思维或方法,策划、设计、建造、雕塑、装饰、布置、制作的,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而创造的空间环境,如房屋、洞穴、桥梁、墙垣、道路、水利、家具等构筑物、栽培植物等,具有典型性的形体或社会意识表现形态。
发展模式
一般来说,中国建筑艺术存在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官式建筑,因其在思想、技术和物质、人力方面的绝对优势,因而反映了一定社会时期的最高艺术水平;一种是民间建筑,虽然物质、技术的限制,但其设计建造却更加灵活多样,与当地环境融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此外,还有一些不能简单归类的建筑物,如历代建造的佛塔、桥梁、城台、城市中心的鼓楼、钟楼、市楼等。
表现形式
中国建筑艺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在的形体,秦砖汉瓦、隋唐寺塔、宋元祠观、明清皇宫以及皇家园囿、私家园林、牌坊城池、陵墓坛庙、特色民居都展示了中国建筑艺术形式。一种是内涵的主体本质,在形形色色的建筑艺术形体之中,每一座都蕴含着中国建筑艺术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规范。形体是独特浪漫的,内涵是理性程式化的;单体建筑是规格化的,群体序列是多样化的。如中国建筑艺术在平面布局上有着内在的、简明的结构造型和组织规律,即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的建筑,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以及装饰表现出来。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然后由数个庭院组成院落群以及各种大型建筑组群或城市组群。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的组合序列来取得。区域的、城市的、组团的、单体的规划、设计、建设,都遵从中国建筑艺术的哲学思想、祖制传统和艺术、技术规范,根据地理位置、方位面积,中心轴线、南北朝向、数理意念、空间想象、结构功能、比例制式、排列组合、高低明暗、曲直辟阖、色彩搭配、视觉舒缓,有序均衡铺开。即使是受地势、民俗或其他原因的影响,建筑组群不能够在实体上平衡对称时,人们也设法使它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心理和意念上的均衡与和谐、集合的平衡、阴阳的调和、五行的互补等等。
地位
从世界范围来看,古代建筑文化大约可以分为七个主要的独立体系,但诸如代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美洲等建筑体系,有的早已中断,有的流传不广,有的影响有限。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而其中流传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成就最为辉煌的又要数中国古代建筑和欧洲古代建筑。
带中国建筑艺术字词语
带中国建筑艺术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