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刻意思解释

安岳石刻(汉语拼音:ān yuè shí kè),中国佛教与道教混合的石刻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境内,分布于全县4个区32个乡,保存较完好的有45处,主要有卧佛院、圆觉洞、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玄妙观等处。计有摩崖造像105处,造像约10万身。根据现存题记,造像盛期主要在盛唐至北宋末近400年间。

安岳石刻造像内容以佛教造像为主,有少量道教造像,也有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描写。

卧佛院位于县城北25千米的八庙乡卧佛沟,共有大小龛窟139个,造像1600余身,卧佛为释迦牟尼涅槃像,全长23米,头长3米,肩宽3.1米,左侧卧于距地面约10米高的崖壁上。头东脚西,体型修长,薄衣贴体,表情安详。身后刻说法图,20余身弟子、菩萨、神王、力士像等,面目表情各不相同,佛腰部坐一背向观众为佛诊脉的弟子,佛足部前方立一力士,为此窟所独有。该像刻于贞元年间。

圆觉洞位于县城东1千米的云居山上,有唐宋时期造像103龛(窟),大小雕像1933身。以宋刻西方三圣雕像最为精彩,刻于元符至大观年间。

毗卢洞位于县城东南25千米的石羊镇塔子山上,有摩崖造像446身。为五代、北宋时期四川佛教密宗的道场之一。造像中的《柳本尊十炼修行图》、观音堂内的半裸观音像,堪称精品。

此外,华严洞的华严三圣、茗山寺近40身4~7米高的造像,玄妙观唐代道教造像等,也都是安岳石刻的重要作品。

带安岳石刻字词语

带安岳石刻字成语


上一字:飞来峰石刻
下一字:乐山大佛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