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摩崖造像意思解释

巴中摩崖造像(拼音:bā zhōng mó yá zào xiàng),(英语:Pakistan and Cliff),中国唐代佛教石刻造像。位于四川巴中市。环城四龛原各为一石刻造像群,东、西、北三龛开凿年代以西龛最早,内存隋大业五年(609)一龛。

巴中摩崖石刻以唐代凿建的为主体,今已残破,唯南龛保留了较多的唐代佳作。南龛位于城南古化成山,今存唐窟140余龛,可以清楚地展示出从初唐到晚唐各个时期的风格和技法。造像约1800余身,集中分布在神仙坡崖壁上。大小龛鳞比,前后佛像重叠,分为3层,密如蜂房,其中最大的龛是103窟,龛高5米,毗卢舍那坐佛通高4.45米。最小的龛为72窟双观音龛,仅30厘米×40厘米。大量单身观音像的出现为南龛造像的突出特点,这些观音像都明显女性化,肌肤细腻丰满,体态婀娜多姿,容颜妩媚动人,曳裙飘舞。此外,83窟之三佛衣式和手印均与一般佛造像相反,有如镜中所见。三佛中的主尊颈生二头,更觉奇特。116 窟之天王足蹬草鞋,68、74、81三龛中之鬼子母穿地方时装,亦颇引人注目。龛楣装饰富丽而华美,以珠玉、莲花、璎珞、卷草、忍冬等组成多变的图案,衬托龛内造像。

带巴中摩崖造像字词语

带巴中摩崖造像字成语


上一字:彬县大佛寺
下一字:云门山石窟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