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洞意思解释

宾阳洞(Binyang Grotto),北魏正始二年(505)前。大规模的开窟造像,始于宾阳洞。《魏书·释老志》记载,景明(500~503)初,宣武帝下诏仿照代京灵岩寺石窟(今云冈石窟),于洛南伊阙为孝文帝与文昭皇太后营造石窟各一所。永平(508~512)中又为宣武帝造石窟一所。这3所石窟即现存的宾阳三洞。

宾阳三洞开凿工程由宦者白整、王质、刘腾相继主持,历时24年,用工842366个。

宾阳三洞中,仅中洞完成于正光四年(523),为北魏后期的代表性洞窟。正壁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左右壁各雕一主佛二菩萨,题材为三世佛。左右壁前上方浮雕维摩、文殊对坐像和舍身饲虎故事。前壁是已被盗劫国外的著名的帝后礼佛图(见彩图),下部雕十神王像,为国内此类题材中较早一例。窟顶雕莲花和伎乐天,窟门拱壁浮雕二供养天、二供养菩萨及梵天、帝释二天王。窟外南侧立碑,螭首龟趺,上雕屋檐。

带宾阳洞字词语

带宾阳洞字成语


上一字:南北石窟寺
下一字:龙门石窟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