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意思解释
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主要对环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即使当时不造成危害,但后续效应有害也算是污染行为,如氮氧化物,虽然本身并不有害,但在阳光催化下与自由基等物质作用会转化成光化学烟雾,对生物造成危害,对建筑物造成腐蚀。
污染有两种规模,区域性污染和全球性污染。过去人们的注意力只放在区域性污染上面。如燃烧煤会产生烟雾和二氧化硫,有害人的呼吸道健康,降低污染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如何去除烟雾和处理二氧化硫方面。但最近几十年,科学研究发现污染会造成全球效应,如燃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但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引发剧烈的温室效应,致使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
是否是污染取决于行为造成的后果,例如由于工业、农业生产或人类生活排放含有氮、磷的有机营养物质,会造成水体中藻类异常繁殖,因此在淡水水体中产生水华,在海洋中产生赤潮,也是一种污染。
一般污染被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现在污染的范围越来越大,有船舶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热污染和过度消费等各种新兴污染开始被人们关注。
主要的污染源来自各种化学工业、有毒、有害、放射性废弃物及医疗废弃物的处置不当、农药过量使用、生产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机动车废气排放;各种噪音,包括工厂、机动车和商业噪音;工业、生活燃烧燃料排放的废气等。核电站和油轮的事故会造成局部地区的严重污染事故。
形式
污染的主要形式如下,包括相应的污染物:
- 空气污染:将化学和颗粒物释放进入大气。常见的有害气体有工业和机动车释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利昂和一氧化氮。光化学物质如臭氧和烟雾可以由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与阳光反应生成。颗粒物或细微粉尘则由它们的微米大小,即PM10 to PM2.5来决定。
- 光污染: 包括光线侵犯、照明过度和天文干扰等。
- 乱丢垃圾: 将人造物乱扔到公共和私人场合下。
- 噪声污染: 包括道路噪声、飞行器噪声、工业噪声以及高强度声纳。
- 土壤污染即化学物质被泼洒进入土地。最显着的土壤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重金属、 甲基叔丁基醚、 除草剂、杀虫剂和有机氯化合物物质等。
- 放射性污染来自二十世纪发现的核物理,如核电站或核武器研究、制造和使用。(见α粒子和锕系。)
- 热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自然水体温度改变,如将水用于电厂冷却。
- 视觉污染包括高架高压线路、公路广告牌、地理破坏(如露天开采),填埋垃圾、城市固体废弃物或太空垃圾。
- 水污染将商业和工业废水(故意或遗漏)排泄如水体表面;将未经处理的居家垃圾、化学物质,如氯排放进入水体。将垃圾和污染物释放进入地表径流后流入水源(包括城市径流和农业径流,后者包含化学肥料和杀虫剂);垃圾进入地表水;富营养化等。
影响
对人类的伤害
空气污染会杀死许多生物,包括人类。臭氧污染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咽炎、胸痛和鼻塞。水污染每天会导致约14,000人死亡,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因污水未经处理,污染水源后直接饮用致病而死。印度约5亿人口没有合适的厕所,2013年,印度约有1千万人因水患病,有1,535人死亡,大多数是儿童。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印度每年有近5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研究也估算美国每年死亡的人数为50,000人。
漏油会刺激皮肤生疹。噪声污染会导致耳聋、高血压、压力、睡眠障碍。汞中毒与儿童发展障碍和神经疾病有关。老年人则会因空气污染致病。有心脏或肺部疾病的风险更大。儿童和婴儿则为高危人群。铅中毒和其它重金属则与神经疾病有关。化学和放射性物质可以致癌或刺激先天缺陷突变原等。
对人类以外生物的伤害
- 生物放大作用指毒素(如重金属)通过营养级一步一步地呈指数变浓。
- 霾会减少植物接受的光照,降低光合作用,生成的对流层臭氧对植物有害。
对环境的伤害
如今,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环境当中。一些列影响包括:
- 二氧化碳释放导致海洋酸化,地球海洋的pH值正在下降,二氧化碳正在溶解进入海水。
- 释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以多种方式影响生态系统。
- 入侵物种会与当地物种竞争,减少生物多样性。入侵植物的杂物和生物分子(化感作用)会改变环境的土壤和化学成分,常常导致当地物种竞争力降低。
- 氮氧化物通过雨水从空气中移除,土地中的肥料会改变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组成。
- 土地会退化,无法生长植物。这会影响食物链中的其它物种。
-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会导致酸雨,降低土壤的pH值。
温室气体和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关键,有时被认为是污染物,因为它在大气中含量过高,影响地球气候。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普通分类,像水和空气一样。近期的研究显示大气中长期高浓度二氧化碳可能会导致海水稍微变酸,但是导致的后果严重,并可能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监管
为了保护自然免受污染的负面侵害,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来对各种污染物进行监管,以便缓和污染物的负面效用。
污染物控制
污染控制是环境资源管理的专用词汇。意味着控制排放物和废水进入空气、水源或土地。缺乏污染控制,消费、供暖、农业、采矿、制造、交通和其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物,无论是积蓄的或是散布的,会腐蚀生态环境。在控制层级上,污染预防和节能减排都比污染物控制要理想。在土地管理领域中,低影响发展与预防城市径流技术类似。
实践
- 资源回收
- 重复使用
- 节能减排
- 环境减负
- 污染预防
- 堆肥
污染控制措施
- 集尘器
- 袋滤室
- 旋风分离
- 静电除尘
- 洗涤器
- 挡板喷淋塔
- 旋风喷淋洗涤器
- 文氏喷射式洗涤器
- 器械辅助洗涤器
- 喷雾塔
- 湿式洗涤器
- 污水处理
- 沉淀 (主要方式)
- 活性污泥法s (第二方式;也用于工业废水)
- 曝气塘
- 人工湿地 (也用于城市径流)
- 工业废水处理
- API油水分离器
- 生物过滤器s
- 溶解气浮选 (DAF)
- 粉末活性炭处理系统
- 超滤
- 蒸气回收系统
- 生物修复
展望
污染最早的先祖是生物的自然排泄。结果的可行性和物种群落水平都在自然选择之内。这包括当地种群的死亡或终极灭绝。过程若不能维持,就会由改变和适应导致新的平衡。在极端问题上,对于任何生命形式,对污染的考虑都在求生之下。
对于人类来说,技术因素是有区别的,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两者都能制造污染,生成附加的副产品。除了求生以外,人类还会考虑生活质量和对健康的危害。科学认为实验结果是终极宣判,对于有毒物质和环境破坏可以定义到一定可观察的水平。常见的领域中,关键实用测量包括汽车尾气控制、工业暴露、毒理学和医学。
“污染的解决方案是稀释”("The solution to pollution is dilution")是污染管理传统办法中的格言,即将污染物稀释到无害水平上。对于其它现代、本地方式来说也是可行的,如实验室安全步奏和有害物质排放紧急管理。然而,该办法假设稀释剂是无限供应的,稀释结果是万能的。
这种对环境污染大尺度简易处理方式在早期优势颇多,此时物理求生依然是第一顾虑,人口数量和密度都不高,技术相对简单,副产品相对温和。不过,时过变迁。不但如此,技术进步使得之前所无法从事的浓度探测变得可行。当确定性模型难以实践或不可行,而测评有效时,可用统计手段来测量结果,对案例中有害概率进行评估。另外,人类对环境的直接影响也被日益重视了。
不过,在缺乏可替代原理之前,老的办法依然在全球起主导作用。这是合法排污浓度的基本标准,可以免于处罚或是在评估或限制应用中使用。一个替代性原则是发达国家现代有害物质排放法,其中将有害物质稀释到无害水平常常是被监管的步骤。从污染物稀释到根除在许多情况下遭到经济和技术门槛的挑战。
带污染字词语
带污染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