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百意思解释
杨时百(1863~1931),中国古琴家。原名宗稷,湖南宁远人。早年曾在家乡习琴艺,至1908年,从师北京“金陵派”名家黄勉之学琴。他很敬仰南北朝传承《幽兰》古谱的丘明,丘氏晚年隐居九嶷山,杨时百故自号“九嶷山人”,并以“九嶷琴社”名义在北京授琴。1922年7月赴山西太原育才馆任教。杨时百自述:他虽早年学琴,但自得黄勉之的教授,才自认为“得吟猱之法”(《琴粹》),这种讲究吟猱合拍的、集金陵派与湘派于一身的琴艺,成为以他为代表的“九嶷派”的特色。他又认为“以琴传声,如镜临物然”,故将其所编琴谱取名《琴镜》,各谱订有节拍,并附工尺谱。他最先将唐代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译为减字谱;其他如《广陵散》、《流水》、《胡笳十八拍》等传统名曲,也都汇集资料,加以探讨,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条件。杨时百好收藏古琴,平生收购古琴53张,并辑成《藏琴录》专册,现部分藏存于浙江省博物馆。杨时百著有《琴学丛书》(包括《琴粹》、《琴话》、《琴学漫录》、《琴学随笔》、《琴学问答》、《琴镜》等43卷,约70万字,并汇集了32首琴曲,并附有工尺谱及他的评论,于1911~1931年陆续出版,1986年由中华书局再版。他的传人很多,如现代琴家管平湖即曾从学于他。
带杨时百字词语
带杨时百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