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人意思解释

马来人(汉语拼音:mǎ lái rén),(英语:Malays),广义指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岛国的民族。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通用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诸语言。狭义指居住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等国家,仍以“马来人”为族称的居民。多为新马来人的后裔,社会、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马来人之间也开始出现差异,各具民族特点。特指南亚马来西亚的马来人。自称马来由人。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中南部和沙捞越地区。多混有华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统。使用马来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多种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现改用拉丁字母。原信印度教、佛教和万物有灵,15世纪末大多改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现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家庭组织除南部森美兰州母系制占优势外,一般都为双系制。

关于马来人的民族来源,至今尚无定论。多数研究者认为,马来人的祖先约在5 000年前从亚洲内陆逐渐南下,迁至中南半岛,并经马来半岛(一说经安达曼群岛)进入苏门答腊岛,然后往东扩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和菲律宾群岛,往西扩散到马达加斯加岛。这种迁徙持续数千年之久。一般按迁徙时间先后大体有两种区分:一种区分为原始马来人、古马来人和新马来人;另一种仅区分为原始马来人和新马来人。原始马来人(包括古马来人)迁徙的时间,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1000年,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新马来人迁徙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16世纪,已受到印度、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各批马来人在分布地区均留下人数众多的后裔,不同程度地与当地居民发生混合以及互相混合,现已发展为200多个具有不同族称的民族。如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他加禄人、伊富高人以及马达加斯加人等。

带马来人字词语

带马来人字成语


上一字:塞诺人
下一字:泰人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