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社会学意思解释
数理社会学(mathematical sociology),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起源可以追溯到法国哲学家M.-J.-A.-N.de孔多塞所构想的“社会数学”,但真正的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后,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制定了在社会科学家中进行数学训练的方针,推动了数理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H.M.布莱洛克在《非实验性研究中的因果推论》一书中,对使用因果模型进行社会学分析方法进行了整理,使这一方法很快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流。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P.F.拉扎斯菲尔德为首的社会学家也开展了数理社会学的研究,并于1970年创办了数理社会学的专业性刊物,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
数理社会学不是形式科学的方法论研究,而是作为实质科学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属于理论社会学的范畴。数理社会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对社会学的理论、命题、概念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数理分析,构筑和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最终建立能系统解释社会体系的理论。数理社会学与一般定量社会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定量社会学是经验科学,通过对社会现象的量化来记录或解释社会现象;而数理社会学是理论科学,通过数学模型的演绎来分析或预测所发生的社会事实。同样,数理社会学也不同于作为方法科学的社会调查法和社会统计学。数理社会学研究涉及社会流动、小群体、家庭结构、社会网、态度变迁、大众传播等诸多领域。所使用的数学理论主要有微分方程、概率论、抽样理论、博弈论、图论、群论、拓扑学、模糊数学等。
带数理社会学字词语
带数理社会学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