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范式意思解释
社会学范式(sociological paradigm),社会学家对研究主题所作的潜在知识假设。
范式概念由美国科学史学家T.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首先使用。他把科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和新范式阶段,并论证了新范式代替旧范式的革命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按照库恩的论述,范式是由从事某种特定学科的科学家们所共有的世界观构成的。这种广义地把人们共有的世界观视为一种范式被称为形而上学的范式。社会学家R.W.弗里德里希按照这种见解,把范式规定为一门学科具有的关于研究主题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的假定。根据这一见解,社会学范式包含社会学家对所研究主题的基本意向,用以描述和分析这一主题的概念选择,为观察和调查而对具体现象和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作为一种潜在的知识假设,社会学范式还包括社会学家的基本价值前提。
关于社会学是一种范式还是多重范式的科学的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议。一种观点倾向于认为社会学是一种范式的科学。美国社会学家G.瑞泽尔则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多重范式的科学。他区分了3种不同的基本范式:①社会事实范式。古典样本是É.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和《自杀论》(1897);研究主题是社会事实,即宏观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使用的是问题调查法和历史比较法;属于这种范式的有结构功能论、冲突论,还有系统论和某些新马克思主义流派。②社会界定范式。经典样本是M.韦伯论述社会行动的著作;研究旨趣在于通过主观意义理解行动、互动及其所导致的后果;主要使用观察法,辅之以问卷调查;属于这种范式的有行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存在主义社会学等。③社会行动范式。典型样本是心理学家B.F.斯金纳的著作;研究主题集中在个体行为上,尤其关注诱发预期行为的报偿和阻止非预期行为的惩罚;使用实验方法;属于这种范式的有行为主义社会学和交换论。
瑞泽尔强调对上述三种范式进行区分,他预言未来可能会出现某种范式融合,但建立一种单一的占主导地位的范式看来是不可能的。在现阶段,三种范式对社会学认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不从每种范式中汲取有益的方面,社会现实的任何方面都不可能得到恰如其分的理解。
带社会学范式字词语
带社会学范式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