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吸收意思解释

光的吸收(light,absorption of),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部分能量被介质吸收的现象。光的吸收遵守如下规律:

式中I0和I分别为入射光强和透射光强;l为光在介质中通过的距离;α称为吸收系数,与介质性质及波长有关。上述规律先由P.布给于1729年通过实验得到,后由J.H.朗伯利用一个简单假设从理论上推出,故称布给-朗伯定律。1852年A.比尔通过实验证明,当光被溶解在透明溶剂中的物质吸收时,若浓度不太大,溶质分子间的相互影响可忽略,则吸收系数α与溶液浓度C成正比,即α=χC,χ是与浓度无关的物质常数,吸收规律可写成

上式称为比尔定律,常被用来测定溶液的浓度。在化学和生物学中,常把比尔定律写成:I=I010-εcltg(I0/I)=εCl,式中ε 称为消光系数,与吸光物质的种类和波长有关;tg(I0/I)称为吸光度,它反映了光被吸收的程度。

若介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波长无关,则称为一般吸收;若对某些波长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有较强吸收,而对其他波长的光吸收较少,则称为选择吸收。大多数染料和有色物体的颜色都是选择吸收的结果。多数物质对光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吸收较少(表现为对光透明),而在另一些波段内则对光有强烈吸收(表现为不透明),例如对可见光透明的普通玻璃对红外线和紫外线有强烈吸收。用具有连续谱的光照射物质,再把经物质吸收后的透射光用光谱仪展成光谱,就得该物质的吸收光谱。利用吸收光谱对物质结构进行分析是光谱学中的重要内容。

带光的吸收字词语

带光的吸收字成语


上一字:光的散射
下一字: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