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歌意思解释
武功歌(Les chansons de geste),以颂扬君主和英雄的武功勋业为主要题材的长篇故事诗。又称英雄史诗。11~14世纪流行于法国,千行乃至数万行,通常用十音节诗句写成。口头传诵这些作品的是行吟诗人,而把它们写成文字的则是教会神职人员。武功歌宣扬忠君思想,谴责诸侯叛乱,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渗透着鼓吹“圣战”的消极因素。
从12世纪起,武功歌便逐渐形成若干个系,其中主要有三个系。第一系是帝王系,又称查理大帝系,代表作是根据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的史实写成的《罗兰之歌》(11世纪末)。第二系是吉约姆·德·奥朗日系,宣扬绝对忠君思想是这一系的中心主题,代表作有《路易加冕》(12世纪)和《尼姆城的大车》(12世纪)。第三系是敦·德·梅央斯系,又称叛逆者系,塑造了法兰西封建王国内部的叛逆者的群像,代表作有《拉乌尔·德·康勃雷》(11世纪末)等。
带武功歌字词语
带武功歌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