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意思解释
王绩(585~644),唐朝诗人。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早年有用世志,在隋、唐初曾两度出仕,最后失意归隐东皋。他向慕阮籍、陶潜,寄情于酒。著有《醉乡记》等文以见意。其文骈、散兼长,有魏晋人萧蹐风致。诗多以田园山水为题材,描写隐居生活和饮酒情趣,往往于旷达中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感。诗风清新朴素,无排偶板滞之习。其中《野望》1首,是早期出现的成熟的五律之一,最为人所传诵。今存其集有《东皋子集》3卷和《王无功集》3卷,《补遗》2卷,均录诗50余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43首。
《中华经典诵读·学生必背与诵读古诗词》作者简介王绩(约585—644年),唐朝诗人。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通之弟。尝居东皋,号东皋子。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放诞纵酒,其诗多以酒为题材,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表现对现实不满,但也流露出颓放消极思想。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东皋子集》(一名《王无功集》)。《全唐诗》收录其诗作43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一)
带王绩字词语
带王绩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