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辞类纂意思解释
《古文辞类纂》(汉语拼音:Guwen Cilei Zuɑn;英语:The Classificatory Compilation of Ancient Proses),中国历代古文总集。清代姚鼐编。是代表桐城派观点的一部散文选本。
所选文章,以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所谓“唐宋八大家”之作为主。另选入战国、秦汉的部分作品,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的作品,以及少量元结、李翱、张载、晁补之的作品。魏晋六朝之作,只在辞赋类中选晋代张华、刘伶、陶渊明、鲍照的赋各一篇,潘岳的赋三篇;在颂赞类中选晋袁宏的赞一篇。
全书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13类,文约700篇,合为74卷。卷首《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和源流。
书成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嘉庆时康绍庸刊刻初稿本,附有姚氏评语及圈点。道光时吴启昌、光绪时李承渊重刻姚氏晚年定本。民国十二年(1923)上海广益书局刊行徐斯异、阚家祺、郑家祚、胡惠生等人编撰的《评点笺注古文辞类纂》,广泛搜集古代以及清代方苞、刘大櫆、姚鼐、梅曾亮、张裕钊、吴汝纶等人对入选文章的圈点和评语,有总批、眉批,并加简注。
带古文辞类纂字词语
带古文辞类纂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