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语意思解释
罗马尼亚语(汉语拼音:Luomaniyayu;英语:Romanian Language),罗马尼亚的官方语言。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东支。除罗马尼亚外,在俄罗斯、保加利亚、原南斯拉夫、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希腊和美国也有数量不等的使用者。使用人口约2,400万。
罗马尼亚语由罗马帝国达契亚省一带以及多瑙河南岸使用的东部拉丁语演化而来,是东部拉丁语和达契亚当地语言混合的结果。语法结构、语音体系和大部分基本词汇均源于拉丁语。在历史上,曾受到古斯拉夫语、土耳其语、希腊语、意大利语、法语、俄语等的影响。
罗马尼亚语的历史分4个阶段:
- 共同罗马尼亚语(6~13世纪);
- 古罗马尼亚语(13~18世纪);
- 近代罗马尼亚语(19~20世纪);
- 现代罗马尼亚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主要方言有:蒙特尼亚方言、摩尔多瓦方言、巴纳特方言、克里沙纳方言,以及马拉穆列什方言。各方言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音方面。
罗马尼亚语的特点是定冠词附在名词末尾,动词的将来时用助动词avrea(想要)加动词不定式构成。词形变化比其他罗曼语言更丰富。保留了其他某些罗曼语言失去的拉丁语词。1860年以前罗马尼亚语采用西里尔字母,后改用拉丁字母,有5个加变音符号的特殊字母。语序通常为主–动–宾型,但也有宾–主–动型。
带罗马尼亚语字词语
带罗马尼亚语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