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文意思解释

傈僳文( Lisu writing system),中国傈僳族使用的文字。傈僳族先后分别使用过3种文字。

①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用拉丁大写字母的颠倒正反形式表示声母和韵母。如不送气的清塞音、塞擦音用正体P[pa]、T[ta]、K[ka]、F[ʦa]、C[ʧa],送气的用倒体或反体d[pha]、 [tha]、 [kha]、 [ʦha]、 [ʧha]。也有一些正倒关系很不规则的,如⌊[la]、⌉[ɯ]、⌈[fa]等。共有40个字母。用标点符号表示声调,如55调用“.”、35调用“,”、44调用“..”、33调用“.,”、31调用“:”、42调用“;”。句号用“=”、逗号用“-,”。这种文字主要通行于云南省怒江 傈僳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一部分基督教徒中。50年代以来,用这种文字出版了读物、报纸等。

②20世纪20年代云南省维西县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有一千多字。其中有一小部分是利用汉字的音读和训读,如“三”[sɑ 44]是“容易”的音读,“无”[hã]是“天”的训读。也有一些象形字,如 [ lo 44]“山谷”、 [dɑ 31]“承接”。这种文字通行于云南省维西县的几个区,有识字课本和诗歌、神话传说的手抄本。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 傈僳语和 汉语相同、相近的音,采用汉语拼音方案里相当的字母表示, 傈僳语特有的浊音用重写字母的方法表示,如用bb、zz、ss表示[b、ʣ、z]。声调也用拉丁字母表示。这种新文字已在云南省怒江 傈僳族自治州推行,翻译出版了课本、通俗读物和《德宏报》、《怒江报》的新 傈僳 文版,以及 傈僳族的民歌《生产调》、《逃婚调》、《请媒歌》等。

3种文字的样品如下(意思是放牧猪羊的人):

傈僳文3种文字的样品

带傈僳文字词语

带傈僳文字成语


上一字:拉祜文
下一字:纳西文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