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妥玛式拼音意思解释
威妥玛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英语:Wade–Giles),习惯称作威妥玛或威式拼音、韦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用罗马拼音拼写汉语读音的音译系统,发明后主要用于拼写现代标准汉语。此系统由19世纪中叶时英国人威妥玛建立,在翟理斯的《汉英字典》(1892年)完成。
威妥玛拼音系统为20世纪翻译中文主要的英文音译系统。1979年以前,威妥玛拼音广泛运用于英文标准参考资料与所有有关中国的书籍当中。至今,威妥玛拼音的应用有多数已被汉语拼音所取代,但仍可于部分场合见到以威妥玛拼写。
威妥玛拼音的长远目的是替所有主要汉语方言标音,如同国际音标,因此将b、d、g、v、z等字母保留给了如吴语等这类有全浊音的语言,而在拼写华语这类无全浊音的语言时,只用p、t、k、c等字母,如台北的北字拼作pei而非浊音bei。此一拼写逻辑与日语拼音、台罗拼音相同。
历史
威妥玛拼音是英国剑桥大学首位中文讲师威妥玛在中国期间所创造的、以拉丁字母拼写拼读汉字的方法。威妥玛并在1867年以英文出版了第一本汉语课本——《语言自迩集》。随后在1912年,由英国派遣至中国的外交官翟理斯完成了此系统的修订。
应用
纵然汉语拼音已跃升为国际中文交流的通用标准,但许多过去已广泛使用并成为英语外来语的华语词汇,仍以威妥玛拼音的方式出现,例如:功夫(Kungfu)、太极(Taichi)、道教(Taoism)、易经(I Ching)、清明节(Chingming Festival)、宫保鸡丁(Kungpao Chicken)等等。
邮政式拼音
中国大陆省市曾经使用以威妥玛拼音为基础、依地区方言及古代发音修改而成的邮政式拼音拼写地名。例如:广州(Kwangchow,威妥玛拼音为:Kuang-chou)、北京(Peking,威:Pei-ching)、天津(Tientsin,威:Tʻien-chin)、重庆(Chungking,威:Chung-chʻing)、济南(Tsinan,威:Chi-nan)、青岛(Tsingtao,威:Chʻing-tao)与南京(Nanking,威:Nan-ching)等。虽然这套拼音办法在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以汉语拼音所取代,但是不少著名机构与历史悠久的学府仍然保留旧有的名称,如青岛啤酒(Tsingtao Beer)、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拼音字母
声母
ㄋ n
ㄅ b t
ㄉ d k
ㄍ g
ㄆ p tʻ
ㄊ t kʻ
ㄎ k
ㄗ z ch
ㄓ zhchi
ㄐ j
ㄘ c chʻ
ㄔ chchʻi
ㄑ q
ㄈ fs
ㄙ ssh
ㄕ shj
ㄖ rhsi
ㄒ xh
ㄏ h
ㄌ l
- ts(ㄗ)、tsʻ (ㄘ)、s (ㄙ)与空韵(ㄭ)拼写成音节时写作tzŭ、tzʻŭ 、ssŭ 。
- ch (ㄓ)、chʻ (ㄔ)、sh (ㄕ)、j (ㄖ)与空韵(ㄭ)拼写成音节时写作chih、chʻih、shih、jih。
- 翟理斯的字典中以左单引号(ʻ,倒转逗号)表示送气,1950年代起汉学的学术文献中改用右单引号(ʼ),网络上常用ASCII编码的撇号(')表示。
韵母
ㄧ iü
ㄩ üŭ
ㄭ -iih
ㄭ-i u
ㄨ u
ㄝ ê êrh
ㄦ erê/o
ㄜ eo
ㄛ o
ㄚ a
yaieh
yehiao
yaoiu
yuien
yenin
yiniang
yanging
ying
wauo
wouai
waiui
weiuan
wanun
wenuang
wangung
wêng
yüehüan
yüanün
yüniung
yung
拼写举例
(摘录《语言自迩集》言语例略)
na shui lai. 拿水来。
lao–yeh yao–ti shih lianɡ shui, shi k‘ai shui? 老爷要的是凉水,是开水?
yao lianɡ shui hsi–tsao, yao wên shui hsi lien. 要凉水洗澡,要温水洗脸。
带威妥玛式拼音字词语
带威妥玛式拼音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