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意思解释
《康熙字典》(汉语拼音:Kɑnɡxi Zidiɑn;英语:Kangxi Dictionary),中国清代大型字典。书成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故名。由康熙帝玄烨令张玉书、陈廷敬等参照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编纂而成。全书42卷,分为12集214部,与《正字通》相同。书首列《字母切韵要法》和《等韵切音指南》,以便读者了解切音。又有《检字》和《辨似》,《检字》为检查疑难字而设,《辨似》是辨别笔画近似的字。书中每字下详列《广韵》、《集韵》、《古今韵会》等书的反切,并加注直音;字义之下都引经、史、子、集文句为证,并举出篇名,极有条理;对音义有疑的都加按辨析,颇便应用。收字极多,有47,035字。不过引书时有错误。道光十一年(1831)王引之著成《字典考证》一书,凡12卷,改正原书错误的有2,588条。在注音方面,王力著有《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订正5200多字音读注释的差错。
历史
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下诏始修《康熙字典》,由张玉书任总阅官、陈廷敬辅助,另有史夔、吴世焘、万经、刘岩、周起渭、蒋廷锡、汪漋、励廷仪、张逸少、赵熊诏、涂天相、王云锦、贾国维、刘灏、梅之珩、陈璋、陈邦彦、王景曾、凌绍雯等二十八人任纂修官。康熙五十年张玉书病逝、贾国维因“行止不端”被革职,刘岩亦因《南山集》案被“革职佥妻,流三千里”,陈廷敬于五十一年四月逝世,五十二年凌绍雯、史夔先后辞世,五十三年周起渭去世。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颁行,历时六年。《康熙字典》共载47,035字目,书按地支分为十二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3卷,以214个部首分类,一一列出《广韵》、《集韵》、《韵会》、《唐韵》等韵书的音切,并注有“反切”、“直音”两种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多引《尚书》、《孟子》、《庄子》、《荀子》、《世纪》、《左传》等经、史、子、集之书为证。书中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另外附有《字母切韵要法》和《等韵切音指南》。
《康熙字典》字义下列有该字的不同音切和意义,除僻字僻义外都引录书证。清代法律规定,凡读书人策应科举考试,书写字形必须以《康熙字典》为正误标准,因此,该书对学术界影响很大,成书之后,流行极广,至今仍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语文工具书,重印至今不辍。
史料记载,《康熙字典》成书100多年后的道光年间,乾嘉学派学者王引之等人奉旨勘订《康熙字典》讹误,撰成《字典考证》,共纠正引文、字头、释义以及例证与义项等错误2588条。近代日本学者渡部温重新校订《康熙字典》,共发现4000余条错误(大部分和王引之重复)。
《康熙字典》完成后,仅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修订过一次,由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奉旨校勘,共订正了书中错误2588条。
在《康熙字典》面世的近300年中,仅有日本学者渡部温和我国著名学者王力对其发表过勘校专著,共进行了万余条校勘。
2008年4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完成《康熙字典》300年来的第二次修订,以王引之校订本为底本,在渡部温和王力两学者的校勘基础上,利用Unicode国际标准中的58000个字符,在字形方面首次对《康熙字典》中13000多个字头进行了共计两万多项增补和修订,并针对其原有的47043个字头,逐字进行了异体字的字际关联工作,使这部修订版同时可作为异体字字典使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康熙字典》修订版共收录汉字57557个,比《汉语大字典》多收录约3000字。此外,原书中数千个有音无义或有义无音的字,通过此次修订校勘首次得到解释或注音。与修订同步进行了《康熙字典》数字化,使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横排方式,对每个字除保留传统反切法注音外还标注了现代汉语拼音,并在文中加入标点以消除缺乏句读带来的阅读障碍。通过数据光盘,读者只需输入简体字,就能准确检索到该字的古字以及它出现在《康熙字典》原书中的位置,方便了研究者使用。
版本
《康熙字典》有清代的木刻本,晚清时,上海出现了好几种影印本,中华书局过去曾用同文书局的影印本为底本制成锌版,现在利用存版重印,并附王引之的字典考证于后,以供参考。
乾隆年间,王锡侯著《字贯》一书,第一次指出了《康熙字典》在引证、释义等方面的缺点,然因对皇帝私名未做避讳缺笔处理,照大逆律处斩,其著作也被付之一炬。至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奉皇帝之命,著《字典考证》校正了部分《康熙字典》引书方面的错误,当中引用书籍字勾讹误共2588条。日本明治初期学者渡部温著有《康熙字典考异正误》,查出错误达11,700多条。
特点
《康熙字典》有三个优点:
- 收字相当丰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是中国字数最多的一部字典(直到一九一五年《中华大字典》出版,达四万八千余字,才超过了它)。
- 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可以供使用者检阅。
- 除了僻字僻义以外,它又差不多在每字每义下,都举了例子;这些例子又几乎全都是引用了“始见”的古书。
缺点有二:
- 全书反切和训释罗列现象,漫无标准,作者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利于初学者使用。
- 其中疏漏和错误实多,王引之《康熙字典考证》12卷,纠正其讹误2588条,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错误。
价值及影响
- 中国古代第一部收字最多、规模最大、价值最高、影响最广的大型汉语字典,实属中国辞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中国辞书编纂史具重大意义。
- 收字宏富,收字量超过以前任何字书。
- 音切、字义和例证搜罗较丰富,注有出处。
- 注意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和词义的辨析。
- 对以前的字书既有承继,亦有发展。
- 参考这本字典能协助资讯科技界去编制中日韩越统一表意文字及统一码字体,有助现代出版业及电脑字型发展。
目录
- 御制序
- 凡例
- 等韵
- 总目
- 检字
- 正文
- 子集
- 上(部首):一丨丶丿乙亅二亠
- 中(部首):人
- 下(部首):儿入八冂冖冫几凵刀力勹匕匚匸十卜卩厂厶又
- 丑集
- 上(部首):口囗
- 中(部首):土士夂
- 下(部首):夊夕大女
- 寅集:
- 上(部首):子宀寸小尢尸屮
- 中(部首):山巛工己巾
- 下(部首):干幺广廴廾弋弓彐彡彳
- 卯集:
- 上(部首):心
- 中(部首):戈户手
- 下(部首):支攴文斗斤方无
- 辰集:
- 上(部首):日曰月
- 中(部首):木
- 下(部首):欠止歹殳毋比毛氏气
- 巳集:
- 上(部首):水
- 中(部首):火爪父爻爿片牙
- 下(部首):牛犬
- 午集:
- 上(部首):玄玉瓜瓦甘生用田疋
- 中(部首):疒癶白皮皿目矛矢
- 下(部首):石示禸禾穴立
- 未集:
- 上(部首):竹米
- 中(部首):糸缶网羊羽老而耒耳聿
- 下(部首):肉臣自至臼舌舛舟艮色
- 申集:
- 上(部首):艸
- 中(部首):虍虫
- 下(部首):血行衣襾
- 酉集:
- 上(部首):见角言
- 中(部首):谷豆豕豸贝赤走足身
- 下(部首):车辛辰辵邑酉采里
- 戌集:
- 上(部首):金长门
- 中(部首):阜隶隹雨青非面革韦韭音
- 下(部首):页风飞食首香
- 亥集:
- 上(部首):马骨高髟斗鬯鬲鬼
- 中(部首):鱼鸟
- 下(部首):卤鹿麦麻黄黍黑黹黾鼎鼓鼠鼻齐齿龙龟龠
- 子集
- 补遗
- 备考
- 后记
- 考证
带康熙字典字词语
带康熙字典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