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意思解释

大平原(汉语拼音:Dɑpingyuan;英语:Great Plains),北美洲主要自然地理区之一。

地理概况

北起马更些河三角洲,南抵美墨边界的格兰德河,东接劳伦琴低高原和内陆低平原,西至落基山脉东麓。南北长4800千米,东西宽480~1120千米。面积约 290 万平方千米。 西高东低,由落基山东麓的1800米向东逐步降至450米。构造为北美中部陆台,覆有深厚的自古生代- 新生代水平沉积岩系,地面平坦,习称大平原。

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300~600毫米,东多西少。东部发育有普列利亚草被群落。土层深厚肥沃,降水适中,是北美最重要农业区,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牲畜等。富石油、煤、天然气等矿产。

地形

地貌

大平原外貌总体平整而缓缓向东倾斜。

位于西经97°~98°以东,地势较低的平原可称为内陆低平原,主要在海拔500米以下。其北部冰川广布、湖泊众多,南部由密西西比河下游冲积平原构成主体,较为低平。

位于内陆低平原和落基山之间的大平原,地势自西向东倾斜,由海拔1800米递降至500米。因受河流切割而形成一系列东西向的河谷地。冰川地貌分布广,地形略有起伏。南部地势较高,海拔1500~1800米,即主要位于西经100°以西的高地平原。

地质

其下覆基岩为海相及浅水相的沉积岩,主要由缓缓倾斜的页岩、石灰岩、砂岩等组成,厚度可达5千米。本区大部分表层为年轻的陆相沉积洪积物组成,在北部还被更新世的冰川物质不连续地覆盖,还有黄土沉积物出现。总的来说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地质运动表现不太强烈。

带大平原字词语

带大平原字成语


上一字:俄亥俄河
下一字:劳伦琴低高原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