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鱼类意思解释

棘鱼类(汉语拼音:jí yú lèi),(Acanthodii),已绝灭的早期鱼类。营淡水或咸水生活,从志留纪晚期一直持续到二叠纪早期,前后约生存了1.5亿年。棘鱼类通常具纺锤状的体形。体小,除少数属种体长可达2.5米外,体长一般不到20厘米。具1或2个背鳍,1个臀鳍,成对的胸鳍与腹鳍,鳍前端,均具一坚硬棘。原始种类胸鳍与腹鳍之间,尚有成对的中间棘,数目不等,最多可达6对;其数目越多越原始。头部和体部均被以小的方形鳞,鳞片平铺而互不覆压。具歪型尾。眼大,位于头部前端侧面;眼周围具发达的巩膜环,一般由5块骨片组成。鼻孔小,在原始种类中每对鳃裂均具各自的鳃盖,最前面的一对鳃盖由舌弓支持 ,其余的由鳃弓支持。在进步种类中舌弓支持的鳃盖增大,而取代其余的鳃盖。棘鱼类和硬骨鱼类最亲近,与硬骨鱼纲并列。

棘鱼纲化石的地理分布较广,欧洲、北美、北非及南亚均有报道。中国也有发现,分布在南方省份的早泥盆世地层中,但均为零散的鳍棘或鳞片。

带棘鱼类字词语

带棘鱼类字成语


上一字:下孔亚纲
下一字:盾皮鱼纲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