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组学意思解释

岩组学(汉语拼音:yɑnzuxue;英语:petrofabrics),研究岩石组构的几何特征及其成因的学科。岩石组构学的简称。岩石的组构指岩石中各个组分以及组分之间的边界在空间的相互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是与其形成时的物质运动方式、地质环境、矿物晶格构造和结晶习性以及应力状态等因素相关的。因此,岩组学是通过研究现存的岩石组构特征来推论形成该组构的物质运动方式、局部应力状态,并进一步对构造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成因解释。

岩组学由奥地利地质学家B.桑德尔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的变形岩石组构及其几何分析和运动学解释的基本原则是研究变形岩石和变质岩的一次重大革新。1963年,美国人F.J.特纳和L.E.韦斯在《变质构造岩的构造分析》中阐述了变质岩区宏观构造研究方法,并对变形岩石组构的对称及其运动学和动力学意义、分析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价。何作霖在20世纪40年代初将岩组学和费氏台技术全面引入中国。

带岩组学字词语

带岩组学字成语


上一字:构造岩
下一字:显微构造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