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面岩意思解释
粗面岩(汉语拼音:Cumian Yan;英语:trachyte),中性火山岩。一种中性火山喷出岩。成分相当于深成正长岩。SiO2平均含量为61.21%,Na2O+K2O平均为10.45%(Na2O>K2O),CaO为2.34%。岩石多为灰色、灰白、灰红色。常见斑状结构,基质为全晶质粗面结构、玻基交织结构、球粒结构、霏细结构。多为块状构造,也可见气孔和杏仁构造。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中酸性斜长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可含少量石英,一般<5%。长石含量变化于45%~85%之间,可形成斑晶和微晶。长石主要是正长石、透长石、歪长石、更长石等。副矿物有榍石、锆石、磷灰石、磁铁矿。
粗面岩按其碱的含量和矿物特征不同可分为钙碱性粗面岩和碱性粗面岩。前者Na2O+K2O一般不超过12%,不含碱性暗色矿物和似长石;后者多数大于12%,并以含有碱性暗色矿物和少量似长石(<5%)为特征。钙碱性粗面岩根据暗色矿物和石英含量不同可再分为辉石粗面岩、角闪粗面岩、黑云母粗面岩、石英粗面岩(石英含量达5%~20%)。碱性粗面岩可根据碱性暗色矿物种类分为霓辉粗面岩、钠闪粗面岩、霓石粗面岩等。粗面岩常见的次生变化为泥化,绢云母化、硅化、黝帘石化,低温热液蚀变可有沸石化和明矾石化。粗面岩分布不如玄武岩、安山岩广泛,常以岩钟、岩穹和小岩流产出。各个地质时期均有。中国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江苏、安徽等地。粗面岩可做陶瓷原料、耐酸材料和建筑材料,富钾的粗面岩可做钾肥原料。
参见条目
- 矿物
带粗面岩字词语
带粗面岩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