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意思解释
城市地理学(urban geography),研究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城市是一种聚落,因此曾经是聚落地理学的一部分。由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职能、内部结构与乡村聚落不同,而且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地理研究发展迅速,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发展概况
把城市当作一种地理现象记载,已有悠久的历史。城市地理形成一门学科则始于20世纪初。1907年德国K.哈塞尔特发表《城市地理观察》一书,接着1911年英国P.格迪斯和法国R.布朗夏尔分别对城市地理进行研究。初期的城市地理学思想,受环境决定论的支配,把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看作城市形成的决定因素。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芝加哥学派倡导从人类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先后出现美国社会学家E.W.伯吉斯的同心圆学说、H.霍伊特的扇形学说以及C.D.哈里斯和E.L.厄尔曼的多核心学说。1933年W.克里斯塔勒创立中心地学说,阐述了城市的相互作用和城市体系,成为城市体系理论的先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的城市需要重建,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加速,促进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对中心地学说的广泛验证成为20世纪60~70年代城市地理理论研究的一个主题;在地理数量方法的推动下,形成城市地理学中的区位学派;还引进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人们对环境作出空间选择的感应、行为过程的角度,研究城市的空间组织问题,产生城市地理学的行为学派。如美国地理学家R.G.戈利奇1978年提出关于城市空间行为模型的锚点理论。
研究内容
核心内容是从区域的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两种地域系统考察城镇的空间组织。具体研究下列内容:①城市化研究,包括城市化的衡量尺度,过程、效果和问题,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比较,城镇人口集聚的规律等。②城市职能研究,把城市产业分解为以满足市外需要为主和以满足市内需要为主两类,从而确立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的概念,研究城市的性质及其对所在区域的作用。③城市分类研究。④城市体系研究。⑤城市群和大城市集群区研究。⑥城市形态研究。⑦城市地域结构研究。⑧城市土地利用研究。⑨城市生态系统研究。⑩城市综合地理研究等。
意义
当代世界城市化方兴未艾,并出现郊区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和城市数目不断增大,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城市机体也越来越复杂,使得各国政府在城市再开发和人口再分布的决策上面临许多难题。城市地理学从空间方面探索城市发展的规律,对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决策具有实际意义。
带城市地理学字词语
带城市地理学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