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定位研究意思解释
地理定位研究(site study in geography),地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以一定的科学需要和实践目的为出发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建立研究基地,采用优良的仪器设备对地理系统进行观测,获取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功能、能流、物流、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等的第一手资料,建立各种数学模型,深入研究地理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为地球表层系统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基础,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应用示范样板。其意义:①开创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与过程研究相结合的新局面,弥补地理学过去对地理过程研究之不足,并提升区域研究的水平。②扩充地理研究的视野,使地理研究进入到地块甚至单个植株的微小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可以达到秒、分、小时、日、月等。③提升地理学的科学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地理学走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区域研究与过程研究相结合。1843年,英国建立罗萨姆斯特试验站,其农田生态系统演替和化肥施用效应的试验一直进行到现在。约20世纪40年代,苏联地理所在高加索和中亚建立一些地理定位站,地理定位研究逐步开展起来。中国地理定位研究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全国开展农田、山地、冰川、冻土、荒漠、湖沼、泥石流等地理系统的地理定位研究,取得系列高水平的科学成果,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中国科学院建设中国生态研究网络(CERN),实现单个台站的地理定位研究向研究网络的转变,开创地理定位研究的新局面。
带地理定位研究字词语
带地理定位研究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