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意思解释
巴厘岛(英语:Bali),印度尼西亚岛屿,。位于小巽他群岛西端,。大致呈菱形,主轴为东西走向。面积约5623平方千米,人口约247万。地势东高西低,山脉横贯,有10余座火山锥,东部的阿贡火山海拔3140米,是全岛最高峰。日照充足,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干季约6个月。经济发达,人口密度仅次于爪哇,居全国第二位。居民主要是巴厘人,信奉印度教,以庙宇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纺织、歌舞和风景闻名于世。为世界旅游胜地之一。土地垦殖率65%以上,出产稻米、玉米、木薯、椰子、咖啡、烟叶、花生、甘蓝、洋葱、水果与棕油等。牛、咖啡与椰干为主要出口产品。巴厘岛东侧的龙目海峡是亚澳两大陆一部分典型动物的分界线,在生物学上有特殊意义。
气候
该岛地处热带,属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干湿季相当分明,雨季(10月至隔年3月)时吹西北季风,干季(4月至9月)时则吹东南季风。(这样的季风型态使得海上交通变得困难,是巴厘岛与外界联络不易的一个原因,因此才有独立的历史发展。)干季期间,东部和北部经常降水不足,此外雨季时可能一整天都无降雨,也可能有两至三小时的飑,有时降雨过盛会造成道路30厘米以上的积水。
巴厘岛一整年的气温大多没有变化,最低平均气温约24度,最高平均气温约31度,平均湿度约为78%。天气大多炎热潮湿,体感温度偏高。
语言
巴厘岛有多种本土巴厘语言,多数的巴厘人都可说现代巴厘语,其与印尼语是巴厘岛最常使用的语言。巴厘岛最为多数的印尼人几乎都可说两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巴厘岛由于旅游业繁盛,英语是当地常用的第三语言,也是巴厘人主要的外国语。
岛内交通
巴厘岛内没有铁路设施,所以大部分的交通方式为汽车,岛内有沿岸的环岛公路以及通往内陆的南北向公路。村落与村落间连接的道路相当多,因此汽车的通行相对方便。中产阶级以下的人民主要的交通方式为摩托车和合乘出租车,此外一些地区也有使用马车代步。
由于观光客众多,岛内有许多接驳车。另外,南部主要的观光地,如丹帕沙(Denpasar)、库塔(Kuta)和沙努(Sanur),都有出租车的行驶,价格相当的低廉。
带巴厘岛字词语
带巴厘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