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意思解释
行军,军队沿指定路线,进行有组织的移动,前往指定的地点。行军的方式,有徒步行军、乘车行军或是两者结合的行军,徒步行军时速为4~5公里,一日可行军25~35公里。行军的强度,还可分为常行军、急行军、强行军。
也有行军是针对押解战俘,期间还会虐俘。如二战时,日军押解菲律宾的战俘时,曾虐待致死万余人,史称巴丹死亡行军。
历史上著名的长途行军
- 公元263年,曹魏将领邓艾从沓中(今甘肃陇南)出发,偷度阴平小道,翻过2300米的摩天岭突袭涪城(今四川江油)、绵竹,胜利后直扑成都灭亡蜀汉。历时1个月,行程约260公里。
- 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将高仙芝率领一万余唐军兵分三路,徒步跋涉渡过婆勒川(今瓦罕走廊),一举攻下驻有千余吐蕃官兵的连云堡(在今阿富汗境内)。又从连云堡出发,冒险翻越兴都库什山脉海拔4688米的坦驹岭山口,打败了亲近吐蕃的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境内)。历时60多日,行程约400公里。
- 唐朝李愬雪夜入蔡州,一日夜强行军130里左右。
- 黄巢之乱中,黄巢军队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遭到镇海节度使高骈部将张璘、梁缵的阻击,乃转由浙江仙居南进,开山路七百里进入福建,攻克福州。黄巢军所开山路在此后历代一直沿用,成为从浙江进入福建的便捷通道之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50年代在此修建现代公路。
- 迦太基将领汉尼拔于公元前218年率军从伊比利亚半岛出发,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比利牛斯山脉和3000多米的阿尔卑斯山脉,历时5个月进入亚平宁半岛,行程约2000公里。
- 俄国元帅苏沃洛夫于公元1799年率俄军自意大利北部进军瑞士,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历时28天。
- 拿破仑于公元1800年5月穿过阿尔卑斯山脉海拔为2469米和2188米的大、小圣伯纳德山口,突袭奥地利军队后方,历时半个月。
- 南美解放者圣马丁于公元1817年1月率领远征军翻越3600米的安第斯山隘,历时21天,击败智利境内的西班牙殖民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素以行军速度闻名,例如1949年10月黄永胜的六纵与廖耀湘兵团对决时,黄部从彰武以北出发,一天两夜强行军125公里,于25日进至北宁线姚家窝棚和厉家窝棚,26日凌晨3时开始对新3军发起袭击。林彪本人说过:“不要怕疲劳而累死人,因为疲劳而累死人总比慢了而受伤损失小得多。”(《林彪元帅军事论文选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 编印(内部发行),1961年4月,118、119、128、167、168、201-204页等)
带行军字词语
带行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