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河会战意思解释

马恩河会战(汉语拼音:mǎ ēn hé huì zhàn),(Marne,Battles of),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联军与德军于1914年和1918年在马恩河地区进行的两次会战。

第一次会战始于1914年9月4日英法军队撤过马恩河。9月5~12日,英法联军以6个集团军66个师约108万人进行全线反攻。英法联军在宽达200千米的地带上,向前推进60千米,从而使西线转入持久的阵地战阶段。在这次会战中,德军伤亡约21万人,法军约14万人。这是一次高度机动的会战,是西线1914年战局中有利于联军的转折点。

第二次会战始于1918年7月15日,德军以3个集团军的兵力在马恩河突出部地区对英法联军发动进攻。7月18日,英法联军向德军发起反攻。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同德军18个师展开激战,将德军打退到埃纳河和韦勒河一线。8月5日会战结束。德军损失12万人;联军损失近6万人。联军向前推进42千米,防线缩短45千米,消除了对巴黎的威胁,主动权转到协约国一方。

带马恩河会战字词语

带马恩河会战字成语


上一字:索姆河会战
下一字: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