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意思解释

刘渊(?~310),中国十六国时期汉国建立者。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匈奴族人。匈奴族酋长,归附汉廷后,自谓是汉外孙,故冒姓刘。祖父於扶罗,为南匈奴单于;父豹,为左贤王。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以豹为左部帅。渊少读诗书,汉化较深。魏咸熙时作为任子留在洛阳。父卒,继任左部帅,晋太康十年(289)任北部都尉,后为五部大都督,颇能团结匈奴五部部众。八王之乱时,他说动成都王颖命他返回并州(今山西),调发五部之众协助成都王参加内战,被任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他到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起兵反晋,称大单于。晋永安元年(304)十月于左国城称汉王,建国号曰汉。刘渊屡次击败晋军进讨,但败于并州刺史刘琨。后依侍中刘殷、王育之谋,命将四出,进据河东,攻克蒲坂(今山西夏县西南)、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王弥、石勒、汲桑、鲜卑陆逐延相继率部归降,声势大振。308年即皇帝位,建都平阳。

带刘渊字词语

带刘渊字成语


上一字:石勒
下一字:陶侃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