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意思解释

核子动力潜艇(英语:Nuclear submarine),简称核子潜艇核潜艇,是以核反应炉为动力来源的潜艇,但不一定会搭载核武器。由于这种潜艇的生产与操作成本,加上相关设备的体积与重量,采用这种动力来源的潜艇几乎都是军事用途,仅有少数核子潜艇是用于科学研究用途。

发展历史

潜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使用经验暴露出传统柴/电混合动力潜艇的缺陷:

  • 首先是水下续航时间过短。传统潜艇在水面下由电动马达驱动,潜航时间受到电池蓄电量的严重限制,必须在一段时间之后浮出水面充电,在充电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遭到攻击。德国在二战末期引入了荷兰研发的呼吸管,但也仅能解决部分需求。
  • 其次是航速(尤其是在水下)过慢。传统潜艇依靠电动马达输出的动力从水面下追随高速航行的水面船舰几乎不可能,即使浮出水面以柴油引擎输出动力,也只能勉强追上航速较慢的水面船舰,而且这样一来潜艇在海水保护下潜伏作战的优势也不复存在。

因此,为了扩大潜艇的战术价值,大幅提高海面下持续操作时间,研发替代动力来源一直是潜艇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由美国海军上将海曼·里科弗积极倡议并研制和建造的。他被称为“核动力海军之父”,1946年,以里科弗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舰艇用原子能反应堆也就是后来潜艇上广为使用的舰载压水反应堆。第二年,里科弗向美国海军和政府建议制造核动力潜艇。1951年,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制造第一艘核潜艇的决议。“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52年6月开工制造,1955年1月开始试行。到1957年4月止,“鹦鹉螺”号在没有补充燃料的情况下持续航行了11万余公里,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完全在水下高速航行。1958年8月,鹦鹉螺号从冰层下穿越北冰洋冰冠,从太平洋驶进大西洋,完成了常规动力潜艇所无法想像的壮举。此后,美国宣布不再制造常规动力潜艇。

跟随美国的脚步,苏联、英国、法国、中国和印度也相继制造了本国的核潜艇。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德国、日本与意大利皆为战败国,同盟国禁止上述三国生产具有侵略性的核动力潜艇,以及核动力潜艇配备的弹道导弹与巡弋导弹,故只能生产近海防卫用的柴电动力潜艇并使用传统鱼雷、水雷和中短程反舰导弹。

系统分类

按照不同潜艇作战任务的不同,分为:

  • 攻击型核潜艇(SSN)
  • 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
  • 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

苏联/俄罗斯

攻击型核潜艇(SSN)

  • 第一代:627型“鲸鱼”N级核潜艇(十一月, November Class)
  • 第二代:671型“梅花鲈”V级核潜艇(维克托I, Victor I Class)
  • 第二代:671PT型“大西洋鲑”V级核潜艇(维克托II, Victor II Class)(3艘服役中)
  • 第二代:671PTM型“白斑狗鱼”V级核潜艇(维克托III, Victor III Class)
  • 第二代:705型“天琴座”A级核潜艇(阿尔法, Alfa Class)
  • 第三代:945型“梭鱼”S级核潜艇(塞拉I, Sierra I Class)(1艘服役中)
  • 第三代:945A型“美洲秃鹫”S级核潜艇(塞拉II, Sierra II Class)(2艘服役中)
  • 第三代:685型“鱼鳍”M级核潜艇(麦克, Mike Class)
  • 第三代:971型“白斑狗鱼-B”阿库拉I级核潜艇(阿库拉I, Akula I Class)(2艘服役中,1艘现代化改装中)
  • 第三代:971U型“白斑狗鱼-B”阿库拉II级核潜艇(阿库拉II, Akula II Class)(2艘服役中,3艘现代化改装中)
  • 第三代:971M型“白斑狗鱼-B”阿库拉III级核潜艇(阿库拉III, Akula III Class)(3艘服役中)
  • 第四代:885型“亚森”北德文斯克级核潜艇(北德文斯克, Severodvinsk Class)(3艘服役中)
  • 第五代:“哈士奇”/莱卡级核潜艇(莱卡, Laika Class)(研发中)

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

  • 第一代:659型E-1级核潜艇(回声, Echo Class)
  • 第一代:675型E-2级核潜艇(回声, Echo Class)
  • 第二代:661型“见血封喉树”P级核潜艇(帕帕, Papa Class)
  • 第二代:670型“鹞鱼”C级核潜艇(查理, Charlie Class)
  • 第三代:949型“花岗岩”奥斯卡I级核潜艇(奥斯卡I, Oscar I Class)
  • 第三代:949A型“安泰”奥斯卡II级核潜艇(奥斯卡II, Oscar II Class)(6艘服役中,2艘现代化改装中)

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

  • 第一代:658型H级核潜艇(旅馆, Hotel Class)
  • 第二代:667A型“宽突鳕”Y级核潜艇(扬基I, Yankee I Class)
  • 第二代:667АU型“江鳕”Y级核潜艇(扬基I, Yankee I Class)
  • 第二代:667型“海鳝”D级核潜艇(德尔塔I, Delta Class)
  • 第二代:667型“海鳝-M”D级核潜艇(德尔塔II, Delta Class)
  • 第二代:667型“鱿鱼”D级核潜艇(德尔塔III, Delta Class)
  • 第三代:667型“海豚”D级核潜艇(德尔塔IV, Delta Class)(7艘服役中)
  • 第三代:941型“鲨鱼”台风级核潜艇(台风, Typhoon Class)(1艘服役中)
  • 第四代:955型“北风之神”多尔戈鲁基级核潜艇(多尔戈鲁基, Dolgorukiy Class)(5艘服役中)

美国

攻击型核潜艇(SSN)

  • 鹦鹉螺号核潜艇
  • 海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 (SSN-575)
  • 鳐鱼级核动力攻击潜艇(Skate Class)
  • 铿鱼级核潜艇(Skipjack Class)
  • 湖白鲑号核动力攻击潜艇 (SSN-597)
  • 长尾鲨级攻击型核潜艇(Thresher/Permit Class)
  • 鲟鱼级攻击型核潜艇(Sturgeon Class)
  • 独角鲸号核动力攻击潜艇 (SSN-671)
  • 格莱纳德·P·利普斯科姆号核动力攻击潜艇 (SSN-685)
  • 洛杉矶级核潜艇(Los Angeles Class)(28艘服役中)
  • 海狼级核潜艇(Sea Wolf Class)(3艘服役中)
  • 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Virginia Class)(19艘服役中)

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

  • 大比目鱼号核潜艇
  • 俄亥俄级核潜艇改装型(Ohio Class)(4艘服役中)

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

  • 乔治·华盛顿级核潜艇(George Washington Class)
  • 伊桑·艾伦级核潜艇(Ethan Allen Class)
  • 拉法叶级核潜艇(Lafayette Class)
  • 詹姆斯·麦迪逊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James Madison Class)
  • 本杰明·富兰克林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Benjamin Franklin Class)
  • 俄亥俄级核潜艇(Ohio Class)(14艘服役中)
  • 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研发中)

英国

攻击型核潜艇(SSN)

  • 无畏级核潜艇(试验型的潜艇)
  • 勇士级核潜艇
  • 快速级核潜艇
  • 特拉法尔加级核潜艇
  • 机敏级核潜艇 (Astute-class)

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

  • 决心级核潜艇 (Resolution-class)
  • 前卫级核潜艇 (Vanguard-class)
  • 继承者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研发中)

法国

攻击型核潜艇(SSN)

  • 红宝石级核潜艇(Rubis)
  • 梭鱼级核潜艇(起初命名Barracuda,后来正式命名Suffren)

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

  • 可畏级核潜艇(Redoutable,"可畏"号退役后,此级艇改称不屈级)
  • 凯旋级核潜艇(classe Le Triomphant
  • SNLE-3G核潜艇(研发中)

中国

攻击型核潜艇(SSN)

  • 091型汉级核潜艇(汉, Han Class)(3艘服役中)
  • 093型商级核潜艇(商, Shang Class)(3艘服役中)
  • 093A型商级核潜艇(商, Shang Class)(6艘服役中)
  • 095型隋级核潜艇(隋, Sui Class)(研发中)

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

  • 092型夏级核潜艇(夏, Xia Class)(1艘服役中)
  • 094型晋级核潜艇(晋, Jin Class)(2艘服役中)
  • 094A型晋级核潜艇(晋, Jin Class)(4艘服役中)
  • 096型唐级核潜艇(唐, Tang Class)(研发中)

印度

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

  • 歼敌者级核潜艇 (2009年7月26日,歼敌号核潜艇,印度第一艘能发射弹道导弹的核潜艇下水。)
  • 2009年底俄罗斯的阿库拉II级核潜艇计划租借给印度,租借期为10年,已于2021年6月归还。

巴西

攻击型核潜艇(SSN)

  • 阿尔瓦罗·阿尔贝托级(SN Álvaro Alberto),巴西早在2008年与法国签订合约,计划建造5艘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原定于2021年完工。但由于财政问题,建造工程被迫延期,预计将在2029年完工。

澳大利亚

攻击型核潜艇(SSN)

  • AUKUS (初步规划阶段)

核潜艇沉没与意外事件

苏联/俄罗斯

  • 1961年7月4日,K-19号几乎堆芯熔化,造成8人死亡与多人受到过量辐射。
  • 1968年5月24日,K-27 (苏联潜艇)几乎堆芯熔化,造成9人死亡,83人受伤。该艇沉没。
  • 1970年4月12日,苏联N级K-8号攻击核潜艇,由于第VII舱和第III舱电路短路引起火灾沉没,73人获救,其余包括船长的艇员遇难。
  • 1973年6月13日,苏联E级K-56号飞航导弹核潜艇,在参与位于北日本海的演习返航途中,与“贝格院士”号渔业科学调查船相撞后沉没,包括艇长在内27人遇难。
  • 1985年8月10日,K-431 (苏联潜艇)反应堆事故,造成10人死亡,49人受到过量辐射<
  • 1986年,K-219 (苏联潜艇)几乎堆芯熔化。Sergei Preminin亲手拉下控制杆并因此死亡。三天后沉没。
  • 1989年,K-278共青团员号在巴伦支海火灾沉没,引发多方对于核泄漏的担忧。
  •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的奥斯卡级巡弋导弹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在参加一次军事演习时,鱼雷中的过氧化氢燃料发生爆炸导致该艇沉没,核潜艇上所载的118名海军士兵全部死亡,所幸的是该事件没有造成海洋核污染。
  • 2019年7月1日,俄罗斯的核潜艇发生火灾,造成14人遇难,其中包括7名海军上校。

美国/英国/法国

  • USS长尾鲨号(SSN-593),1963年在深海里沉没,造成全员129人死亡,调查结论认为是铜管连接处破裂而充气阀因结冰无法上浮。
  • USS蝎子号(SSN-589),1968年5月22日沉没。根据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 《titanics.nuclear.secret》,已排除苏联攻击和自身鱼雷爆炸的可能,结论是极有可能是潜艇自身品质缺陷导致的沉没。
  • USS格林维尔号(SSN-772),2001年2月在上浮中与日本爱媛县宇和岛水产学校的实习渔船相撞,造成四名学生、两名教师及三名船员丧生。
  • USS三藩市号(SSN-711),2005年与海底山相撞,一名成员死亡23人受伤。
  • USS康涅狄格号,2021年10月2日,康涅狄格号潜艇在南海航行时和某物体碰撞后受损。大约11名水手受伤。
  • 英国前卫号2009年4月与法国凯旋号核潜艇相撞。
  • 法国红宝石级攻击核子潜舰珍珠号于2020年6月12号停靠在地中海港土伦市进行乾坞作业时前舱发生火灾意外,大火猛烧14小时,当时舰上还有40名官兵受困,所幸最后皆通过鱼雷发射管惊险逃生,且事发时舰上并无撘载核反应炉设备及核燃料,未造成放射性污染的严重灾情。

带核潜艇字词语

带核潜艇字成语


上一字:鱼雷
下一字:核爆炸探测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