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弹炮意思解释
榴弹炮(汉语拼音:liúdànpào;英语:Howitzer),身管较短、初速较小、弹道较弯曲的火炮。主要用于歼灭、压制有生力量,摧毁技术兵器,破坏工程设施。早期的榴弹炮为发射石霰弹、爆炸弹的滑膛炮。
17世纪,欧洲把使用大射角发射爆炸弹的短管火炮称为榴弹炮。
18世纪的榴弹炮身管长多为7~16倍口径,最大射角达20°~30°,射程在1千米左右,装药号数不少于12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榴弹炮有多种口径,有的射程达到8.2千米,初速达到300米/秒,身管长为11.4~23倍口径,最大射角达到40°~70°,最小射角为-10°~-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榴弹炮发展较快,有代表性的如苏联的1938年式122毫米榴弹炮、美国的M101式105毫米榴弹炮。
20世纪50年代以后,榴弹炮的口径主要有105、122、152、155和203毫米等几种。80年代以来,主要是发展身管长为45~52倍口径的榴弹炮,发射火箭增程弹射程可达40~50千米。有的榴弹炮行军时炮身回转180°,可缩短行军长度;有的装有回转座盘,可进行圆周射击。
榴弹炮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加长身管、采用高能发射药和发射增程弹以增大射程,发射制导炮弹以提高射击精确度,使用钛合金和铝合金等高强度低密度材料以减轻全炮重量、改善机动性能,配用指挥自动化系统和自动定位系统等以提高火力反应能力并实现自主射击。
带榴弹炮字词语
带榴弹炮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