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意思解释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视频解说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拼音:sān dà jì lǜ bā xiànɡ zhù yì),中国人民解放军处理内部关系、军民关系和对待俘虏的行为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初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是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其内容作了统一规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和军民一致的原则,体现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人民军队内部下级服从上级的指挥关系,体现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政治胸怀、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瓦解敌军的原则。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法规。最初为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军纪,1928年初在湖南桂东县沙田镇正式宣布,当时称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1929年后,又增加了两条注意(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形成八项注意。其具体内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队略有出入,这些差异一直保留到第二次国共内战初期。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训令,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内容
三大纪律包括:
- 一切行动听指挥;
-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 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包括:
- 说话和气;
- 买卖公平;
- 借东西要还;
- 损坏东西要赔偿;
- 不打人骂人;
- 不损坏庄稼;
- 不调戏妇女;
- 不虐待俘虏。
作为解放军最早的军事法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1927年初创至1947年10月统一,经过了20年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在解放军政治工作中的具体实现。它对于正确处理军队内部关系,团结人民群众,确立解放军对待俘虏的政策,提高解放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至今,它已经成为解放军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歌曲传唱更是超出了军队的范围,成为社会公认的名曲。
根据新华网引用《人民政协报》的内容,最初八大注意为六大注意。
李自仁在《红军在沙田》一文中有记载,当时,毛泽东说:“烧房子这类事情行不通,烧了房子,老百姓都走了。现在要颁布几条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条,不拿工农一点东西;第三条,一切缴获要归公。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这也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以来第一次比较系统、完整地颁布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次他还将原来的“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改为“不拿工农一点东西”。
歌曲
歌曲改编自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的《大帅练兵歌》,《国民革命军军歌》也是源自此曲。1935年,原为红25军政治部秘书长的程坦,听过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将其要旨改编成一首歌。用的是鄂豫皖苏区的《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曲谱。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如下: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
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
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其中第一句最初为“红色军人人人要牢记”,在国共合作时期,改为现在的词句。
由于这首歌曲与两岸的渊源,所以在198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及中华台北代表团入场时,主办方均采用这一歌曲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
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字词语
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