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机意思解释
预警机( Early warning aircraft ),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并可指挥引导己方兵力遂行作战任务的飞机。又称预警指挥机。通常由大型运输机改装而成。战时可迅速到达战区,遂行警戒和指挥引导任务,在远距离协调航空兵作战或支援海、陆军作战。平时可在边界或公海上空巡逻,侦察敌方动态,防备突然袭击。有的国家还利用预警机进行缉毒、反走私。按所装雷达的抗杂波性能,分为海上、陆上和海陆兼用3种;按驻扎基地,分为舰载和陆基两种。
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海军首先将预警雷达装在飞机上,用于发现利用雷达盲区、沿海面低空飞行接近舰队的敌机。早期的预警机,采用普通脉冲雷达,下视能力差,只能用于杂波强度比较弱的海上,担负有限的警戒任务,而无指挥功能。如美国的TBM–3W、EC–121,英国的“塘鹅”等。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预警机的核心设备——机载预警雷达得以采用机载动目标显示、脉冲多普勒、相控阵脉冲多普勒体制,可在很强的陆、海杂波背景下发现目标,具有良好的下视能力,从而使预警机也能在陆地上空使用。由于雷达测定目标精度、情报处理能力的提高,以及通信、导航能力的加强,使预警机具有了对多目标实施指挥引导的能力。70年代以来,预警机又有新的发展,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印巴战争中,印军使用苏制图–126预警机,指挥印机多次截击巴基斯坦机群,使巴空军遭受重大损失。1982年6月9日,以色列与叙利亚在贝卡谷地上空作战,以军使用预警机在高度9 000米空中监视叙空军基地和导弹发射场,指挥己方96架飞机与100多架叙利亚飞机展开空战,在数分钟内摧毁叙方SA–6地空导弹发射阵地19个,击落飞机86架。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投入27架E–2C和11架E–3B预警机,出动1 500多架次,在指挥空中突击、摧毁伊拉克导弹基地和夺取制空权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工作原理
天线架得越高,雷达看得越远。把雷达装在飞机上,飞机起飞后就相应地增加了雷达天线的高度。高度增加受地球曲率影响减小,从而可以增加雷达的搜索范围和探测距离,相应延长预警时间。特别是在发现低空、超低空和海上目标方面,预警机的作用尤为明显。现代战争中,飞机和巡航导弹在袭击对方时,常以低空、超低空进入,利用地球曲面作掩护,使敌方地面雷达在40千米以外很难发现。而预警机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低空、超低空来袭目标在400~500千米距离内便可进入其视野。预警机机身上大多装有圆盘状雷达天线罩,机舱内装有预警雷达、敌我识别、情报处理、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侦察、电子对抗等设备。预警雷达具有多种工作方式,可同时测出目标的方位、距离、高度及速度。一般可同时跟踪数百个目标,同时引导数十架飞机作战。机上的电子侦察设备(或称无源探测系统)通过侦收目标发出无线电信号,识别目标的类型,测定目标的方位,或用交叉定位法测得目标的大致位置。它发现目标的距离比预警雷达还远。
展望
预警机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提高预警雷达的性能,提高对较小目标(如巡航导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如研制有源固态自适应相控阵雷达;采用新型计算机,提高信号/数据处理能力等,进一步提高预警机的整体作战效能;提高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防反辐射导弹的攻击能力等。
带预警机字词语
带预警机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