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岱孙意思解释

陈岱孙(汉语拼音:Chen Daisun;英语:Chen Banding),(1900-1997),原名陈总。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福建省闽侯人。

个人简介

1900年10月20日(清光绪二十六年),陈岱孙出生于福建闽侯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陈宝璐与其兄长陈宝琛、陈宝瑨均为进士。少年时代在家乡接受了九年半的传统私塾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文史功底。

1915年,考入福州鹤龄英华中学,1918年考入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1920年毕业后获得庚子赔款公费留美资格,1922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学士学位,并获金钥匙奖。1922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赴英、法、意等国作短期考察和研究。1927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1929年起又兼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期间历任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商学系主任。陈岱孙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曾和张奚若、闻一多等人联名发表要求国民党当局停止内战的《十教授的公开信》。1945年11月,他担任清华大学保管委员会主任,负责从日本投降者手中接管清华大学。1948年,他断然拒绝要他去台湾的劝说,留在北京迎接新中国的成立。1952年任中央财政经济学院第一副院长。1953年院系调整后,陈岱孙改任北京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

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顾问、《经济科学》杂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

评价

陈岱孙教授学识之渊博,教学艺术之高超,素享盛誉,是一位杰出的道德、文章堪称楷模的德高望重的经济学界宗师。经济学著作有《经济学说史》、《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等。

陈岱孙教授是老一代走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荣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他虽年事已高,但仍然不断努力。1989年出版的两卷本《陈岱孙文集》写有岱老从1979年3月至1989年4月,10年间的着作约50万字。90岁以后,岱老仍不时有新作问世,提出了一系列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的见解。

陈岱孙教授终生从事高等教育,尝言如能再生一回,仍当以教书为业。他终身未娶,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科学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带陈岱孙字词语

带陈岱孙字成语


上一字:王亚南
下一字:陈翰笙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