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真菌病意思解释
肺真菌病(pulmonary mycosis),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肺通过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可吸入真菌致病;身体其他部位寄生的真菌可侵入血循环到达肺部致病,故肺是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致人类患病的真菌有两类,一类可引起健康人发生肺部感染如荚膜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等,中国很少见。第二类可寄生在人体的某个部位如上呼吸道、消化道,平时并不使健康人患病,当有慢性肺疾病,如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或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HIV感染或AIDS病患者,以及因器官、骨髓、干细胞移植或其他疾病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时损伤机体免疫功能而致病。此外,长期并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菌群失调,真菌繁殖也可导致肺真菌病发生,此类乃是继发性真菌感染又称为机遇性感染,以念珠菌、曲霉菌最多见,其次为新生隐球菌、毛霉菌等。混合性真菌感染也占一定比率。继发性肺真菌病近年来患病率有明显的增加,由于诊断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已引起临床重视。
肺真菌病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征性,因此对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需要提高肺真菌病的警惕性,当肺部感染难以控制或肺内出现难以用细菌性肺炎解释的阴影时,要多次作痰培养,或作支气管镜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检查和真菌培养,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判断。有时甚至需要进行肺穿刺或开胸肺活检才能确诊。
现在有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5FC等抗真菌药物,需要根据致病真菌的性质和患者病情使用。但由于不同真菌的耐药性、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患者病情的复杂性,治疗效果常不满意。应当努力研究提高肺真菌病的诊断技术,开发新的更多、更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并对高危患者注意此病的预防,方能改善肺真菌病的预后。
带肺真菌病字词语
带肺真菌病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