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疾病意思解释
耳疾病( ear diseases ),发生于耳部的炎症、耳聋、肿瘤等各种病变。其中炎症占首位。肿瘤虽不占突出地位,但可能危及生命,应予重视。
分类
有以下几种分类法。
按解剖部位分类
有以下疾病:①外耳疾病。先天性外耳畸形、外耳道疖、外耳湿疹、外耳道异物等。②中耳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中耳乳突炎、耳源性面神经麻痹、中耳先天性畸形、耳硬化症、中耳癌、气压创伤性中耳炎等。③内耳疾病。先天性内耳畸形、迷路炎、梅尼埃氏病、感音神经性聋、突发性聋、颞骨骨折等。
按发病机制分类
可归纳为以下几种:①发育缺陷。常见有遗传性聋、各类型耳畸形等。②感染。常见细菌感染、真菌感染。③中毒。常见耳毒性抗生素中毒性聋等。④外伤。常见噪声外伤、气压伤、颞骨骨折等。⑤新陈代谢障碍。常见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呆小病聋、老年性聋等。⑥肿瘤。中耳癌等。⑦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等。
症状和体征
耳痛
主要由急性炎症引起,如急性化脓性软骨膜炎、外耳道疖、急性鼓膜炎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中耳癌的晚期可有剧烈疼痛。
耳流脓
是耳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来自外耳道炎的分泌物多为浆液性液体,来自中耳炎的分泌物常为黏脓性。慢性中耳炎分泌物有恶臭时,应怀疑为胆脂瘤型中耳炎。
耳聋
不同的部位受侵,会出现不同性质的聋。外耳、中耳病变将产生传导性聋。耳蜗病变及听神经瘤则出现感音神经性聋。耳蜗神经核以上有病变时为中枢性聋。此外尚有功能性聋及伪聋。见耳聋。
耳鸣
各种耳疾如声损伤及药物中毒性聋均可引起。此外,高血压、肾病、老年聋等也可引起。见耳鸣。
眩晕
耳源性眩晕(如梅尼埃氏病),其特征为突然发作,伴恶心、呕吐、眼震、耳鸣及听力减退。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长。
局部肿胀
如耳廓软骨膜炎的肿胀、急性乳突炎的局部红肿及乳突骨膜下脓肿、外耳道疖等。
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中耳手术外伤或病毒感染引起。临床症状为伤侧额部皱纹消失,眼不能闭拢,面肌松弛,嘴角偏向健侧,以致面部不对称。
诊断
首先根据发病时间、可能的原因及体检情况作出初步诊断,鼓膜检查对中耳疾病的诊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疑难病例可根据临床特点进行特殊检查。例如对于耳聋患者,可采用各种测听法,得出的结果往往能反映疾病的性质和病变部位。幼儿和不合作的病例可借助客观测听法。眼震电图可对眩晕的性质和病变部位提供线索。此外,有些病例需用X射线或CT扫描、活检及其他检查项目辅助诊断。
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炎症
急性炎症如急性中耳炎,应积极选用特效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可配合其他措施如理疗等。继发于鼻及咽部疾病的耳疾病,应及时治疗原发病。慢性炎症以引流和局部用药抗感染为主,如久治不愈或有并发症的中耳乳突炎,应配合手术治疗。
耳聋
针对病因给予相应治疗。见耳聋。
肿瘤
耳部良性肿瘤均应施行手术治疗。恶性肿瘤,如中耳癌须行颞骨次全切除术,配合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
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急性中耳炎引起者应加强抗感染、消肿治疗,必要时行乳突手术以利炎症引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者应施行手术,清除面神经周围病变,若仍不好转,应考虑面神经减压术或吻合术等。
带耳疾病字词语
带耳疾病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