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意思解释
精神障碍( mental disorder ),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常给个人或他人带来苦恼甚至伤害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现象。大部分患者因症状持续、发作频繁,或程度严重、自感苦痛而就诊。小部分病情较重,但却不感苦恼,亦不自视有病,多是亲友出于关怀或感到威胁而将其送诊。
病因
可概括为:①器质性因素。包括后天各种躯体病和先天脑发育障碍,是躯体病的一部分。②社会心理因素。如神经症和反应性精神病。③病因不明显。如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但后天的环境因素如家庭失和,不合理的教养及生活中的恶劣处境,对于许多类别的人格障碍者具有形成的作用。该病一般按照病因分类,病因未明者,按症状群分类。
精神病理现象
精神障碍时常表现在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等几个环节之中,有时也会涉及注意、记忆和智能。精神症状也可按精神活动过程分类。
认识过程障碍
又可分为:①感觉障碍(感觉异常)。如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倒错、内感性不适等。②知觉障碍(知觉异常)。如幻觉(客观现实中不存在刺激物时产生的各有关感官的知觉映象,主要见于重精神病)、错觉(歪曲的知觉)。③思维障碍。思维活动数量和速度方面的障碍,如思维迟缓、思维松散、思维破裂、思维云集、思维不连贯等。思维逻辑障碍如独特性联想、象征性思维、自创新语、逻辑倒错性思维、病理性诡辩症等。思想内容异常,如妄想,即产生错误的而不能经现实纠正的牢固信念。④注意障碍。如注意增强(注意可指向外在事物或自己的某些生理状态)、注意减弱、注意缓慢、注意涣散、注意狭窄、注意固定、注意转移等。⑤记忆障碍。如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症、错构症、虚构症、似曾相识症、旧事如新症等。⑥智能障碍。智能全面减退称为痴呆。⑦自知力障碍。对本身精神病态的认识能力有缺陷。⑧定向障碍。对方向性缺乏认知。如时间定向障碍、空间定向障碍。
情感过程障碍
如情感淡漠、情感迟钝、情感高涨、抑郁、情感爆发、情感倒错、矛盾情感等(见情感障碍)。
意志过程障碍
如意志减退、意志丧失、意志增强等(见意志障碍)。
运动和行为障碍
包括精神运动性兴奋(如躁狂性兴奋、紧张性兴奋)和精神运动性抑制(如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违拗症、刻板动作、刻板言语、作态)等。也可见各种本能行为的障碍,如饮食障碍、睡眠障碍、性本能障碍等(见行为障碍)。
意识障碍
包括谵妄状态、昏睡状态、意识模糊(如朦胧状态、梦样状态、酩酊状态)、漫游性自动症和自我意识障碍(如双重人格、人格分离、人格解体、被泄露感)。
诊断
主要靠与病人接近的人的病历报告和临床观察、检查和分析。没有客观的诊断手段。实验室方法用于排除器质性疾病或查明可能引起某些精神障碍症状群的躯体病。心理测量方法和量表可作为辅助手段。
治疗
①药物治疗。有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等。②休克疗法。如电休克。③心理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用于神经症、心身疾病和人格障碍等。④工疗或称职业疗法。即给病人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或工艺性作业,以辅助病情缓解。⑤手术治疗。20世纪30年代出现前额叶切断术,以治疗顽固的焦虑紧张、强迫观念、妄想状态等,即精神外科。现又有前额叶超声治疗、立体定向手术等。
带精神障碍字词语
带精神障碍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