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中毒意思解释

有机溶剂中毒(poisoning of organic solvent),因有机溶剂进入人体所致中毒病变。有机溶剂是能溶解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如油脂、蜡、树脂、橡胶、染料等)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特点是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均无改变。

有机溶剂的种类

有机溶剂的种类较多,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10大类:①芳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②烷烃类,戊烷、己烷、辛烷等。③脂环烃类,环己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等。④卤代烃类,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等。⑤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⑥醚类,乙醚、环氧丙烷等。⑦酯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等。⑧酮类,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等。⑨二醇衍生物,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等。⑩其他,乙腈、吡啶、苯酚等。

毒性

有机溶剂具有脂溶性,因此除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机体内外,尚可经完整的皮肤迅速吸收,有机溶剂吸收入人体后,将作用于富含脂类物质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肝肾等实质脏器,同时对皮肤和黏膜也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同有机溶剂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和作用的强弱也不同,这决定于每一种有机溶剂的化学结构、溶解度、接触浓度和时间,以及机体的敏感性。

神经毒性

以烷烃(正己烷、戊烷、汽油)、芳烃(苯、苯乙烯、丁基甲苯、乙烯基甲苯)、氯代烃(三氯乙烯、二氯甲烷),以及二硫化碳、磷酸三邻甲酚等脂溶性较强的溶剂为多见。有机溶剂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大致有三种类型:①中毒性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人可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嗜睡、无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消瘦,以及多汗、情绪不稳定,心跳加速或减慢、血压波动、皮肤温度下降或双侧肢体温度不对称等表现。②中毒性末梢神经炎。大部分表现为感觉型,其次为混合型。可有肢端麻木、感觉减退、刺痛、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等表现。③中毒性脑病。比较少见,见于二硫化碳、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的严重急、慢性中毒。

血液毒性

以芳烃,特别是苯最常见。苯达到一定剂量即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往往先有白细胞减少,以后血小板减少,最后红细胞减少,成为全血细胞减少。个别接触苯的敏感者,可发生白血病。

肝肾毒性

多见于氯代烃类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丙烷、二氯乙烷等中毒。中毒性肝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脂肪肝和肝细胞坏死。临床上可有肝区痛、食欲不振、无力、消瘦、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表现。有机溶剂引起的肾损害多为肾小管型,产生蛋白尿,肾功能呈进行性减退。

皮肤黏膜刺激

多数有机溶剂均有程度不等的皮肤黏膜刺激作用,但以酮类和酯类为主。可引起呼吸道炎症、支气管哮喘、接触性和过敏性皮炎、湿疹、结膜炎等。

防治

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时,要加强密闭和通风,减少有机溶剂的逸散和蒸发。采用自动化和机械化操作,以减少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的机会。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或防护手套。皮肤黏膜受污染时,应及时冲洗干净。勿用污染的手进食或吸烟。勤洗手、洗澡与更衣。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中毒征象,进行相应的治疗和严密的动态观察。

带有机溶剂中毒字词语

带有机溶剂中毒字成语


上一字:棉酚中毒
下一字:沥青中毒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