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虫病意思解释

锥虫病(汉语拼音:Zhuichongbing;英语:Trypanosomiasis),锥虫寄生于脊椎动物血液和组织引起的疾病。可分为非洲锥虫病与美洲锥虫病两种。

非洲锥虫病又称昏睡病。流行于非洲的严重寄生虫病,由冈比亚锥虫和罗得西亚锥虫引起,前者的症状较后者为轻。传播媒介为舌蝇(俗称采采蝇)。临床上表现发热、淋巴结炎,后期以脑膜脑炎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特征。诊断依据血片、淋巴结穿刺液或脑脊液中找到锥虫,血清免疫学检查也有一定价值。早期治疗可用苏拉明,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后需用硫胂蜜胺。

美洲锥虫病又称恰加斯氏病。一种流行于美洲的寄生虫病,多见于儿童。由克氏锥虫引起,传播媒介为锥蝽属昆虫。临床上急性期以发热、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及心脏扩大为主要特征。慢性期则以心肌炎、心脏扩大、食道或结肠扩张为主要特征。诊断依据血片或体液中找到克氏锥虫,血清免疫学检查对诊断也具有一定价值。伯氨喹仅可清除血液中的锥虫,对组织中的锥虫无效;硝呋噻氧对部分病例有效。

带锥虫病字词语

带锥虫病字成语


上一字:肺孢子虫病
下一字:黑热病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