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虫病意思解释

鞭虫病(汉语拼音:Bianchong Bing;英语:trichuriasis),由毛首鞭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及阑尾部,有时也寄生于结肠、直肠而引起的疾病。

病因

虫卵在土壤中发育3周成为感染期虫卵,人们吞食后,幼虫钻入结肠的粘膜下层,成熟后虫体后部则悬于肠腔内,以便于交配及产卵。

症状

轻、中度感染者虽然临床多见,但一般无显著症状。偶有右下腹痛、恶心、呕吐、低热等。重度感染多见于儿童,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①胃肠道方面:结肠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弥慢性出血点、溃疡形成。患者表现为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脱肛。有些病人出现慢性阑尾炎的症状。

②血液系统方面:血常规检查出现嗜酸细胞增加、缺铁性贫血等。严重贫血者导致心脏扩大。

③神经系统方面:常头昏、头晕。极少数可有脑膜炎的症状。腹部触诊常有右下腹明显压痛。

治疗

一、甲苯咪唑:100mg,每日2次,三四天为一疗程,虫卵转阴率达73.7%~96.4%,副作用少。

二、肠虫清:主要成分为阿苯达唑。两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口服剂量均为400mg,顿服。虫卵阴转率为71.7%。该药副作用少,偶有头痛,胃肠不适。一般在48小时即可自行消失。1岁以下儿童及孕妇不宜服用。

三、中药治疗:槟榔煎剂,取槟榔80~100g加水500ml,浸润12小时,再煎至100~200ml。服药前一日晚先服硫酸镁20~30g,次晨将槟榔煎剂分次服下,服药后3小时不泻者,再服硫酸镁1次。

四、氧气驱虫:于早饭后2小时,经肛门缓慢(30min)注入氧气500ml。45分钟后,口服硫酸镁1次。于第2、第3天如上法再分别注入氧气750ml及1000ml。注入氧气后轻轻按摩患者右下腹部,并让患者仰卧小时。这种疗法无任何副作用。

带鞭虫病字词语

带鞭虫病字成语


上一字:旋毛虫病
下一字:钩虫病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