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感染意思解释

疱疹病毒感染(herpes virus infection),一组能感染人类的疱疹病毒所致传染病。能感染人类的疱疹病毒及其所致的疾病见表。

疱疹病毒感染极为普遍,多为隐性感染,少数为显性感染。曾调查人群中不同疱疹病毒的血清抗体,发现在世界穷困地区的10岁儿童,约90%感染过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而成人几乎全部感染过。在温带地区,90%的14岁儿童都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西欧、英国和美国,约20%~80%青少年都感染过巨细胞病毒(CMV)。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几乎所有儿童均已感染过该病毒。疱疹病毒除爱泼斯坦–巴尔二氏病毒外均易引起胎儿先天性感染,造成流产、早产、胎儿先天性畸形和出生后持续感染。由于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易引起孕妇的子宫颈感染,胎儿先天性感染的发生率亦较高,感染的途径是受染孕妇通过胎盘传播或经子宫颈上行感染胎儿。婴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为0.5%~1.5%。多种疱疹病毒具有转化细胞作用,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如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与宫颈癌密切相关,慢性伯基特氏淋巴瘤病毒(EBV)与伯基特氏淋巴瘤和鼻咽癌相关等。

感染人类的疱疹病毒及其所致的疾病

名称 亚科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单纯 疱疹病毒 1型(HSV–1)
( 人 疱疹病毒 1型,HHV–1)α繁殖快,溶解细胞
在感觉神经节中潜伏唇疱疹、龈口炎、角膜炎、疱疹性脑炎脑膜炎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
(人疱疹病毒2型,HHV–2)α同上新生儿疱疹、生殖器疱疹水痘-带状 疱疹病毒
( VZV )
(人疱疹病毒3型,HHV–3)α同上水痘–带状疱疹爱泼斯坦–巴尔二氏 病毒(EB)
(人疱疹病毒4型,HHV–4))γB淋巴细胞中繁殖与潜伏先天性包涵体病、传染性单
核细胞增多症、间质性肺炎巨细胞 病毒 ( CMV )
(人疱疹病毒5型,HHV–5)β繁殖慢,巨细胞、淋巴
细胞及分泌腺体中潜伏伯基特氏淋巴瘤、鼻咽癌人疱疹病毒6型(HHV–6)β同HCMV急性玫瑰疹人疱疹病毒7型(HHV–7)β同HCMV急性玫瑰疹人疱疹病毒8型(HHV–8)γ同EBV淋巴结卡波济氏肉瘤

疱疹病毒是一类有包膜的DNA病毒,现已发现约100种。能引起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鱼类的感染。1978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疱疹病毒分为α、β和γ三个亚科。能感染人类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均为α亚科,巨细胞病毒为β亚科,EB病毒为γ亚科。感染人类的疱疹病毒有共同的形态和结构。疱疹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20~300纳米,完整病毒由核心、核壳和包膜组成。病毒的核心为双股DNA,并有少量的酶蛋白。核壳由 162个壳微粒构成20面体。最外一层是包膜,由脂蛋白组成,抗原结构存在于糖蛋白中(见图)。感染人类的疱疹病毒除EB病毒外,均能在二倍体细胞组织培养中生长,并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

疱疹病毒结构示意图

疱疹病毒感染后,可表现为原发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或复发性感染。原发性感染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及无特异性免疫力者;复发性感染往往发生在成人和免疫缺陷者。疱疹病毒感染后,病毒在人体细胞中不增殖,亦不破坏细胞,呈潜伏状态,此时病人无临床症状,这称为潜伏性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感觉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骶神经节中潜伏感染,EB病毒在淋巴细胞中潜伏感染。一旦由于外界刺激,如受凉、外伤、感染、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状态的病毒便重新复制增殖,破坏细胞,引起临床症状,这称为复发性感染。疱疹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不完全,疱疹病毒的疫苗正在研究中。

带疱疹病毒感染字词语

带疱疹病毒感染字成语


上一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下一字:狂犬病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