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伯强意思解释

梁伯强(1899–02–15~1968–11–28),中国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生于广东梅县上市禾好塘村,卒于广州。1922年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留校任病理学助教。1923年被派往德国慕尼黑大学专修病理学,192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任同济大学病理学副教授。1932年任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研究所主任。1937年和1948年两度任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195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50年代后与秦光煜教授共同开办高级病理师资班,培养400多名病理学人才;造就出诸如杨简、郭鹞、程天民等一大批病理学家。倡导尸体解剖,1965年中山医学院病理尸体解剖已达7 689例。1956年提出“肝炎–肝硬变–肝癌”病因学及发病学模式。晚年从事鼻咽癌的研究,在他指导下,其助手首创完整取出鼻组织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初,率先研究鼻咽癌的间质反应,提出“肿瘤间质反应”的概念。提出了鼻咽癌的组织分型。著有《病理解剖学》一书,以及“中国人血型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的形态学”、“鼻咽癌在中国的研究”等论文。

带梁伯强字词语

带梁伯强字成语


上一字:谢志光
下一字:沈克非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