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绶鸡意思解释

吐绶鸡(汉语拼音:Tushouji;英语:Meleagris Gallopavo;Turkey),鸡形目吐绶鸡科吐绶鸡属的一种。俗名火鸡。因发情时扩翅展尾成扇状,肉瘤和肉瓣由红色变为蓝白色,所以又叫七面鸟。原产于北美洲东部和中美洲,现各国多引进饲养。

体大型,比家鸡大3~4倍,长800~1100毫米。雄鸟体高约1000毫米,雌鸟稍矮。嘴强大稍曲。头颈几乎裸出,仅有稀疏羽毛,并着生红色肉瘤,喉下垂有红色肉瓣。背稍隆起。体羽呈金属褐色或绿色,散布黑色横斑;两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驳,末端稍圆。脚和趾强大。

飞翔力较强,能飞500~2000米远。平时栖于地面上,发咯咯声,觅食昆虫、甲壳类、蜥蜴以及谷类、蔬菜、果实等。夜间结群宿在树上。1雄配多雌。巢营于地面隐蔽的凹处。每年产卵两次,每产8~15枚。雌鸟孵卵,28天孵化,由雌鸟育雏。

带吐绶鸡字词语

带吐绶鸡字成语


上一字:鹌鹑
下一字:绍鸭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