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探测器意思解释

空间探测器(英语:space probe),又称深空探测器,是用于探测地球以外天体和星际空间的无人航天器。空间探测器的基本构造多与人造地球卫星相近,但探测器通常用于执行某一特定探测或调查的任务,因而会携带相应的特殊设备。由于离地球较远通信不畅,空间探测器通常有较完备的自动化系统,甚至具有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以便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按实际情况来进行任务。

空间探测器包括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探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变和现状;通过对太阳系内的各主要行星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了解太阳系的变化历史;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变。空间探测器实现了对月球和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探测,开创了人类探索太阳系内天体的新阶段。

1959年1月苏联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此后美国发射了徘徊者号探测器、月球轨道环行器、勘测者号探测器。60年代以后,美国和苏联先后发射了100多颗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分别探测了金星、火星、水星、木星和土星,以及行星际空间和彗星。其中有先驱者(美)、金星(苏)、水手(美)、火星(苏)、太阳神(美、德合作)等探测器。美国在1972年3月发射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已在1986年飞越冥王星的平均轨道,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航天器。美国1989年5月发射的麦哲伦号探测器,于1990年8月后一直绕金星飞行,1991年发现金星仍存在地质活动。日本于1991年8月发射太阳-A探测器,用于观测太阳活动。

用途

一般而言空间探测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太阳的起源、演变和现状;了解太阳系的变化历史;通过观察比较太阳系内各主要行星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以及探索生命的起源等。专门用于对月球进行探测的空间探测器称为星际探测器。

月球探测

月球与人类关系密切,也是离地球距离最近的天体,因此它是人类进行空间探测的首选目标。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向月球发射了探测器并进行了月球实地考察。最早登上月球并带回土壤样本的是苏联的月球16号,它于1970年9月12日降落在月球表面,并于24日离月返回地球。中国于2003年3月1日开始进行探月工程,2007年10月24日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于2010年10月1日又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测器,2013年嫦娥三号实施月球表面的软着陆,2019年嫦娥四号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

行星和行星际探测

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方面,欧、美、苏联和日本等国发射了多个探测器对太阳系内多个天体及其星际之间进行了探测。其中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已经离开太阳系成为恒星际探测器。

分类

按探测范围

  • 月球探测器
  • 行星探测器
  • 行星际探测器

按能源

  • 燃料电池探测器
  • 太阳能探测器
  • 核能探测器

参阅

  • 太空探索
  • 中国探月工程
    • 嫦娥一号
    • 嫦娥二号
    • 嫦娥三号
  • 隼鸟号
  • 伽利略号
  • 卡西尼-惠更斯号

带空间探测器字词语

带空间探测器字成语


上一字:月球探测器
下一字:飞机电气系统

相关汉字解释: